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心情随笔每周500字
最后冬天里的益博社工|益见

最后冬天里的益博社工|益见

作者: 益博社会工作 | 来源:发表于2019-01-26 07:29 被阅读65次

    最后冬天里的益博社工|益见

    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王玉

    2019年1月26日,阴,多云

    阴沉的天仍然悬着,有最后的冬天应该的样子,阴冷里漂浮着春天的讯息,最起码风的末梢没有那么凛冽难忍了。昨天晚上的社区春晚,上上下下的奔波劳碌,嗓子疼的厉害,一夜干咳。不到七点就起床喊孩子上补习班。现在,孩子过十二岁之后,更注意早晨的洗漱,洗脸、刷牙、抹润肤膏、梳头,这些环节是一般不会缺少的。自己推上电车还要在电梯门口等上十分钟。

    风毕竟是小了不少,院里空无一人,夹道里的商店和饭店也都没有开门,大多都关门回老家过年去了,只有卖肉的小伙子早早起来坐着腊肠。车流稠了,只有对面的胡辣汤还开着门。寒假的日子多是被这些琐事安排着,想是这样,不想也是这样。社工机构的事还需要谋划,下周四团省委还有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在方城举行,牵手计海也有一些年终岁尾的工作要去落实 。坐在书房里整理资料,也整理散落一地的图书,新的旧的分类摆放,这是个体力活,屋外还有一次霾,床头的几盆多肉也在迎接春天。

    王姐打来电话,说一些三大的事,昨天晚上又坐到地上,小爷和光峰把他抬到床上,吃饭还需要喂。但我告诉王姐进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的资金就交给敬老院,另外敬老院是有人伺候,但毕竟没有家里舒坦自由,那是一个集体,也是一个大家庭,对个人情绪和需求的关注肯定不能是面面俱到。大姐问我回家不回,他们在石佛寺买点玉货,商量一下三大的事。我说明天回家长辈商量一下怎么办。

    1

    提前走了四十分钟去接儿子,从夹道去木材公司看看有没有心仪的老书。木材公司的院子里依然如故,挑不出基本像样的书。大多是是老人在搜寻着废旧报纸,火车顺小夹道的铁轨缓缓驶过,孔明社区正对着基督教堂,正在装修和外粉。北面的磨面坊门口站着几个人,有的是磨面,有的是换面,还有的是买面。能买到货真价实的东西。只淘了一本《国民党十大王牌军》,这里面有关王凌云的介绍。

    接儿子放学回来的路上,天又放晴了,从红庙路走,已经挤拥不动,只好电车自行车都往人行道上挤。而这些车大多是接小孩学补习班,寒假对于孩子来说还是同一种学习。我常常说人有九商,学习力只是之一,学习的东西太多,对社会的接触,对人的认知都要不断的碰撞训练,才能适应这个社会,淬炼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而像我这样的人往往是在老家顺着顺口溜,进入腊月都是年,过了腊八粥就筹备。我的老家往往是在贾宋赶集。置办年货大概要赶上五六个集,每次都是买不齐。而我们暑假的任务大多是在放车子的地方给大人看车子和买来的东西,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也很无聊,最后父母多会给买个火烧。贾宋的火烧,簿焦脆香,偶尔还有买羊肉包子的经过。寒假作业就两本,很快就能做完。打扫卫生,理发洗澡都是年节下才有的福利。那时候的年味就像一锅粥,越熬越粘糊,越有味道。

    2

    到电梯口,看到一只黄狸猫在一楼窗户底下吃楼上邻居给拿的食物。现在老鼠少了,猫成了宠物,多了也会被嫌弃,流浪乞讨的猫也多起来。流浪乞讨有救助站救助,猫狗也有,譬如罗老师的救助就很有意义,其实做动物保护更重要的是做人的工作。原来就关注过,但跟罗老师去府衙救助以后就更关注,甚至我会数孙家楼和岗东村院里的猫的数量,形态,甚至是觅食规律。猫狗也是人类的伙伴,好多独生子女,小孩一上高中,多会对动植物感兴趣,一是养花草多肉,二是养猫狗宠物。算是在时间面前的朋友了,一起分享时间的感悟。

    勾叔从电梯下来领着一群人出去,微笑之后问你母亲出院没有。我说谢谢勾叔,母亲已经不在了。他震惊说,那些天天天见你急匆匆往医院赶,这几天没见你送饭,以为病好了,太快了,节哀顺变。母亲住院的那些日子,每遇到勾叔他都会打招呼,或者问候母亲的病情。而这又让我翻起手机看到母亲在住院时留下的影像。是,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没有之一。

    3

    院里的腊梅肆意怒放,应该是最好的时光吧。舒克正在院里和主人一起转圈,丢丢也跟着小主人撒欢儿。院里的爬山虎只剩下筋骨,只有墙边的竹竿还在随着香樟树微微来风慢慢摇摆 。去书房整理资料,把要干的事捋一捋,晚上要请一群老师答谢,母亲的后事应该这也是一部分。打了电话,又发短信,终究还是到不齐,快过年了,各忙各的事,置席容易,请客难。下午的时光都放在民国的一本旧书《说不得》。惊诧莫名主要在于内容丰富,可读性起,贵在真实。似乎找到我的影子和感悟,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等我六点半到豫宛宾馆,几位老师好友早已稍息片刻。倒茶寒暄,最为鲜明的事,这些曾经一起谈天论地的老师们,孩子个个英俊潇洒气度不凡,尽管三三两两的打着游戏,玩着手机,也抵挡不住自然的英华。看到他们,似乎看到自己年少时的样子。因为母亲的事,又聚到一起,算是答谢。虽然很熟络,但真的聚在一起吃饭,向来是少之又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安排,不是遇到一个交叉点的红白喜事很难一块儿畅所欲言。小爷来电话,还是说三大的事,一个人,年老痴呆总要有个归宿才好。但姊妹们都是一个家庭,找人招呼也是一会给难事。我说明天早上回去了,同着小爷一起说说三大的事,如何安排,要有一个说法。我给妹妹打电话,她也早早的回到老家。

    坐在一起,陈年往事往往成为交流探讨的重要载体,共同在校园生活,一起散步聊天,遇事沟通交流,似乎有一种一家人的感觉。杜晓鹏老师给益博社会工作刻过印章,算是一个褒奖。华宇哥朋友圈爱晒书房,也勤于学习。但在酒桌上也就三四个人喝酒,洪兵又去串个场,等回来已经一瓶多下肚。每个人都在感慨岁月的样子,那些多年前的事,和现在的事,几分相似,三分变化,人生感悟会在举杯祝福中显得庄重,仪式感更强。

    从父母不在自己的成长,到益博社会工作老南阳讲老南阳城市记忆的体会感悟,才知道人与人之间有一种基于血缘和地缘的天然管道。杜老师还聊到化肥厂和老孟、李少平老师,以及郑州知青、父母往事。华宇哥是个有个性的人,为人热情奔放,急公好义。对人生,对家庭,对自己,对友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一字一句充满哲理,一样一行都是大家风范。送走客人,坐在办公室,写一点文字记述。明天,母亲三七,回老家,看三大,也纪念母亲。

    最后冬天里的益博社工|益见 最后冬天里的益博社工|益见 最后冬天里的益博社工|益见 最后冬天里的益博社工|益见 最后冬天里的益博社工|益见 最后冬天里的益博社工|益见 最后冬天里的益博社工|益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后冬天里的益博社工|益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vb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