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问题,思考下一步

作者: 若水三叶 | 来源:发表于2016-04-01 11:03 被阅读155次
    一步一个脚印

    最近在为找新的工作,从安稳的体制环境走向多变开放的环境,心理还是承受很大压力的,巨大的恐惧和焦虑也曾让我怀疑,当初做出这个决定是否是正确的,但冷静下来,逐渐适应这种不适的状态,慢慢也明白:会恐惧和焦虑是一种正常的状况,这就好比自己不会游泳,却突然被扔进深水区,身体多少会出现抵触情绪和排斥心理的。

    逃避,可以不用去面对现实,但问题永远不会得到解决。很多时候迈出第一步了,其实事情并不没有想象那么困难,更多的是自己的多想在吓唬自己。然而大多数人面对的问题是:如何迈出关键的第一步?这时候就去寻找问题,问问自己,”我的问题是什么?“,发现问题,思考下一步,才知道怎么去行动

    一、我的差距在哪里?

    1.我现在在哪里?

    2.我想要去哪里?

    3.我的下一步行动在哪里?

    这其实和旅游差不多,确定目的地,根据所在地和目的地间的距离,以及可乘坐的交通工具,然后思考怎么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路线。而现实条件下,自身所处的状态和目标理想状态的差距是无法测量的,这就导致自己找不到方向,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因而开始陷入迷茫和困惑的状态。

    不知道差距在哪里,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而问题来自于两个方面:

    1.缺少自我认知

    你的优势是什么?你擅长做什么事情(你的天赋是什么)?你现在拥有的技能和资源是什么?在什么环境下,你能更好发挥自己的能力?

    你的劣势是什么?你欠缺的地方在哪里?你不擅长做什么事情?做哪些事情会让你感到很大压力?哪些事情你需要费很大力气才能做好?哪些事情你稍微努力就能改进现状呢?

    2.缺少目标的体验

    是否接触过达成类似目标的人?他们是怎样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否是自己喜欢的?他们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在努力过程中,又遇到哪些困难和挫折,你是否愿意为这个目标,付出比他们更多的努力,把一件事做上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对于目标的体验,完全可以靠读书和与人交流来获得间接体验和经历,虽然是“二手货”,但总比发呆空想要来得实际。而要想获得直接体验,那么就去亲自尝试,在试错过程中感受和体验,这件事给自己带来的刺激,是否如自己预期,还是相差很多。而且在行动过程中,观察自己是否从中获得愉悦感,享受这件事,是否从中获得回报,是否持续改进,这其实也是自我认知的过程。

    但与对目标的体验相比较,对自我的认知很难在短期内实现,相反,它需要长期的观察和反思,在生活中不断留意和观察自己的行为举止,不断思考,才可能获得对自我比较切实的认知。

    二、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时间管理的原则之一,就是反复问自己,下一步行动是什么,我可以做些什么。不管外部环境有多差,条件有多糟糕,总有办法找到自己可以做的下一步行动,然后去做了再反思,毕竟没有哪件事情是一开始就什么都准备好的,从无到有,从点滴积累,这本身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也是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目前,对于找怎么新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搜集信息---了解自己不知道的事实

    信息的不对称是产生判断偏差和错误的主要因素,对于这个问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看,找不同方面的资料和咨询了解,多维度、多层次地去了解,才能形成比较客观的认知。

    2.能力培养---知道要怎么做,但目前做不到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考证,获得从事某种职业的资格。但需要明白的是,资格证书只是让你获得从事这份职业的资格,并不代表你有能力做好这份工作。而能力也不是通过考试就能学会的,需要日积月累,不断改进完善,才能打磨成专业技能。

    3.利用资源(包括身边的和互联网上的)---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

    这是视野局限,高度受限的问题。通过请教比自己优秀,比自己更有经验的人,自然能从他们那里获得直观的信息,即使你以后未必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但能从别人的成长历程和经验里获得启发,对自己也是很有帮助的。

    三、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

    实际上要去到一个地方,达成一个目标,可以尝试不同的途径,而在这个试错过程中,重要的不是你做了多少事,而是你做了哪些应该做的正确的事。这还得回到最简单的三个问题:

    1.我现在在哪里?

    2.我想要去哪里?

    3.我的下一步行动在哪里?

    我们常会把这三个问题当作一个问题,一次性解决,但现实情况是,目标本身随着个人成长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每当完成一个下一步行动时,就需要重新评估自己的位置以及目标的位置,甚至还要重新回归初心,质疑自己: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如果是,那么继续思考下一步,付出行动;如果不是,那么果断放弃,继续试错。

    四、太用力的人走不远

    有目标的生活,给人以方向感,专注于目标,能够提高行动力,但是“太用力”去实现目标,却会产生一种执念,给自己的身体和心理造成巨大压力,同时还会产生期望落差,不愿接受自己找错了方向和失败的事实。

    而“目标”,更多时候起到一种督促和促进作用,是一种参考。我们的生活不应该只有目标,这反而会形成一种精神负担和自我限制:必须实现这个目标,生活才会过得更好,不能实现,那么人生是失败的。

    当谈到目标时,经常会让人联想起努力和坚持,并把坚持与成功相挂钩,于是夸大坚持的作用,就容易陷入“太用力”的误区里。但实际上,当某件事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时,每天自然去做这件事时,看起来就变成了坚持。

    正如面对一份情感关系,如果你真的喜欢对方,真的想跟她过一辈子,就不会简单说自己多爱她,而是每天晚睡前,对她说,“晚安,好梦。”,简单而实际。毕竟太用力的爱不仅让自己觉得累,也让身边的人觉得累,并不会长久。

    而且真正热爱的事情,不需要坚持,能够长期做下来的事情,靠的不是激情,而是恰到好处的喜欢和投入。而人一辈子会热爱的人、事、物也就那么几个,会失败,会坚持不下去,是很正常的事情,没必要要求自己必须做到某种程度,但如果能够遇到自己热爱的事情,那么就去做好,做到极致卓越,这是对这件事热爱的证明,也是对自己人生的负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发现问题,思考下一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fky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