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是现在比较流行的用语。要知道,一旦流行,就表示可运用场景之广泛,但也容易跑偏。什么项目复盘,开会复盘,上课复盘,运动会复盘,哪儿哪儿都是复盘。
我还听过一个比较奇葩的,有的人买个菜也要复盘:分析一下来回路线,各超市价格,时间段什么的。说起来头头是道,听上去也有那么点儿意思。
那到底什么是复盘呢?在复盘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呢?
复盘,原本是围棋术语,也称 “复局”。是指对局完毕后,将棋子再摆回去,看看刚才哪儿下的好,哪儿出现了疏漏,要怎么下才更好。复演方才盘棋的记录,既可以找到双方的漏洞,又可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在股票中,也经常用到复盘,股市收盘后,再静态的看一下市场的全貌。

由于复盘是在事件发生之后的回顾,所以能够很好的站在全局角度思考,总结,并把经验转化为能力。于是复盘这件事就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起来了。比如说在联想集团,复盘就是管理方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尤其是在一些难度大,涉及人员多,分支多的事情上,人们通常都非常关注解决问题本身,或者有没有完成项目达成目标。历经千难万阻,项目终于完成了,目标终于达到了,大家欣喜万分,互相庆贺,释放压力之余,常常忘了要一起想一想过程中哪些点做的好,哪些弯路不需要走,哪些坑是可以避免的。也没有把好的方法保留下来。那么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可能就需要重新来过。如果项目核心成员更换,那么又一次的摸爬滚打可想而知。

在陈中老师《复盘》这本书中,对工作复盘的好处以及步骤,做出了精炼的总结。
工作中复盘的好处:
1. 知道哪里是“坑”,避免再次发生
2. 知道团队的强弱项,优化分工
3. 明确目标(尤其是阶段性复盘)
4. 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5. 隐性知识显现化,固化并传承
既然项目是大家一起做的,那么复盘的时候,也必须要让原班人马一起参与,这样才能够原汁原味的回顾发生的事实,讨论具体的细节。既然很多人参与,那么如何使复盘会议高效,而不是批斗大会呢?那就必须要了解与会者各自的特质了。
在此也引用李海峰老师的《DISCover自我探索》这本书中,对人们行为风格的解读和相处原则,具体来看一下人的因素对复盘的五个主要步骤的影响。

第一个主要步骤:回顾目标
在项目开始之初,都会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的设定需要遵循SMART原则,明确量化的记录下来。在复盘时,首先要把这个目标再次明确,这样可以更好地引导整个会议的进程。
在DISC中,D特质比较明显的人,就更加容易在这个环节上发挥特长。D特质的人,也叫指挥者。他们关注目标,比较直接,而且速度快。如果在这个环节上,让D来主导,那么正好可以满足他们的控制欲,发挥他们的长处。而S特质比较高的人,由于他们的特点是关注人,喜欢为他人着想,那么在把握大方向的目标上面,就没有D特质高的人那么有优势了。
第二个主要步骤:情景还原
情景还原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回顾当时发生了什么,哪些是好的,发生了什么所以好?哪些是不好的,发生了什么所以不好?那么在这个阶段,具体的事件,具体的工作描述就非常重要了。只有详细的描述过程,才能找到偏差所在。
在DISC中,I特质高的人,也叫影响者。他们善于演绎,关注情节。如果这个环节由高I来引导,既可以发挥他们的长处,又可以满足他们需要被关注的特性。同时高I也比较关注人的感受,那么在描述一些失误事件的时候,也不会弄的全员尴尬。
对于高D来说,这个环节就显得冗长过于细节化了,如果这时仍旧让D特质高的人引导,很可能还没有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就草草了事了。
在DISC里,还有一个特质也是关注细节的C,也叫思考者。那么高C适不适合在这个环节负责主要引导呢?答案是不一定!一方面高C的特质是关注细节数字,分析能力强,但是另一方面,高C不太关注人,很可能会因为扣细节,又不太注重人的感受,而把复盘会议变成了批斗大会。
第三个主要步骤:分析原因
情景重现找出偏差点之后,就需要来分析具体的原因了。陈中老师在书中强调,原因分可控和不可控的。哪些情况是大家做好预案后可以控制避免的,比如提起沟通;哪些是就算做了预案也无法避免的,比如预算被砍。
所以说,在分析原因的时候,不光要关注事,也要关注人。从这个角度上看,四种特质的人都是可以在这个环节中发挥各自的特长的。
第四个主要步骤:总结规律
充分讨论后,必须要有总结。就好像头脑风暴之后需要有亲和图一样。在这个阶段,需要对之前的经验进行萃取提炼,总结出什么事情以后要怎么干。比如:需要改善的地方是否需要列出行动计划?什么时候完成?需要什么资源?对于成功的因子,是否需要表彰和宣传?
根据之前所说的特质,四种特质的人也都比较合适在这一阶段的引导。相比之下,高I也许就需要更多地调动C的特质,严谨而有逻辑的进行总结。
第五个主要步骤:资料归档
要做好传承,除了要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之外,经验固化也很重要。无记录,不固化。李海峰老师也经常说: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过。所以归档输出,是一个高效复盘必不可少的主要步骤。只有把改进的流程写下来,才有可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只有把好的经验记录下来,才能在相似事件发生时,直击重点。当然,也不会因为人员的变动而信息缺失。
相信此时,大家对DISC各个特质已经有所了解,那么在这个阶段,高C和高S打配合,也许可以在既关注事又关注人的情况下,做到完整的记录。不过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高C和高S都有动作慢的特性,那么高D的督促就是有必要的了。高I也可以在宣传新流程,好方法的过程中,发挥他们的影响力。
综上,根据陈中老师的《复盘》和李海峰老师的《DISCover自我探索》,小编记录了了复盘的五个主要步骤,以及尝试分析了不同特质的人在五个步骤中的不同呈现。本文也是受王欣老师的启发,感谢劳家进学长的“化书成课”。
特此记录-简书第十天,第八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