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素心绿叶
我一直坚信有些东西是与生俱来的,就像喜欢上文字。那一刻,它调动起你所有的神经,热血澎湃,像高涨的潮水,挡都挡不住。
语文书里的那些课文带着魔力,那一个个方块字和符号串联起一个美好的画面和意境,总是不自觉就陷进去。
那时,写作文成了我最享受的学习过程,不用死记硬背,不用计算公式,顺着命题作文写下心里所想的,然后就是等待老师文末的评语。
每周一次等待作文发下来,既漫长却有所期待。当作文发下来时,心跳得扑通扑通,颤抖着手打开,看到老师写下红色的评语,逐字逐句看完,心里的水波早已荡漾开。然后看评分,再看老师画下的波浪线,代表写得还不错的句子,最后看老师指出的一些别字。激动的心情久久才会平复下来。
那时,还不错的作文会在班上朗诵,当我站在三尺讲台上,面对全班学生齐刷刷的眼睛,紧张,手心冒汗,根本不敢抬头看向台下,只顾低头看着作文本,勉强读完自己的文章。掌声响起来的时候,松了一口气,也感受到莫大的鼓舞。读的次数多了,也就不再胆怯,不再紧张,反而有一种自豪感,自己写出的文字通过在班上朗诵,有了更深一层的意义。
在老师的推荐下投了一篇文给语文周报,参加征文比赛,并未报什么希望。当自己都忘记这事时,收到了入围通知的信件。那是除了老师以外第一次被认可,当时激动了好久。
后来,毕业去了南方。以为从此与文字之缘就此隔断,没成想,那正是我写文字的起点。
孤身一人在异乡打工的那几年,梦想越来越遥远,自卑和无奈与日俱增。不喜与人诉说,也不愿去揣测人心,只是看书,写日记。
很多个夜晚,很多个周末,我一个人在宿舍里看饶雪漫的小说,从《左耳》到《沙漏》,近乎着魔。吃饭看、睡觉看、上厕所也看。那些青春、那些疼痛、那些被辜负的愛,牵动着我的神经,惹得我泪眼婆娑。
在日记本上写下很多字,也流了很多泪让那些字模糊不清。那一个个文字,那一篇篇日记,记录了一个自卑的我、隐忍的我、多愁善感的我。写文字成了我唯一倾诉的出口。
有了QQ后,在空间记录心情,因为多是朋友熟人,也不敢过于在文字里流露情感,只能隐匿其中,不求有谁能懂,只希望不再压在心里,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心就会舒适自在。
一位朋友甚是喜欢那些说说,经常会点赞,评论。某一日,他说:“文字是思想的脚印!”简单的几个字喜欢了好久,很长的一段时间我都是用它来做签名。
那一个个文字,从思想里迸发出来,深深浅浅的留下足迹,待回头看时,早已走了很久。这一路它不离,我不弃。纸总是比人更有耐心,它安安静静地在那里,任我诉说、任我落泪、任我宣泄。很多时候,我觉得它更像是老朋友,它懂我,从头至尾它都是懂我的。
这些年,写心情也好,写日记也罢,丝毫没有断过写文字,并非刻意去记录,更多的是它早已与我连为一体,成了习惯,成了故友。
直到去年五月份遇见简书,相见恨晚,又庆幸还不算太晚。简书,简单书写,是我喜欢的简静风格。一入简书,就不愿再离开。
起初,也是随意写,碎碎念,小随笔,不成诗的小短句,写得畅快,写得自嗨。当第一个人点了喜欢时,兴奋极了。当有人关注时,简直欢呼雀跃。原来,写下的文字还有人喜欢,有人关注,这给了我很大动力。
那时,只要上了首页的文章通常阅读量都很好,喜欢数也居高不下,还会有人打赏。一度为了上首页写故事,也真的有几篇故事上了首页,一下子消息提示如风吹桂花落,上百条评论一一看后用心回复,不觉间一下午的时光就过了。被首页拒稿是常有的,也一度失落、迷茫、焦虑,好在都调整过来了。
其实,自己还是最喜欢写散文,也很享受写散文的过程,喜欢散文那种美的画面感,如诗如画的意境。读来,给人轻松、唯美、诗意的触感。
而今,更多的是把每一篇文章当成自己的一部作品来看待,还很稚嫩,还欠缺很多东西,还离梦想很远,但我却从未想过放弃。
回顾与文字的结缘,像是与生俱来,又像是故人重逢。文字,让我结识了很多同频的文友,也让我在简书的这片田园耕耘,虽然成长很慢,但我心里是欢喜的,是饱满的。
文字,是一个人思想的脚印!简单书写,不让它荒芜。
【简书大学堂无戒90天挑战训练营 第40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