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大挑战更文800字点赞风语阁
古文观止 || 战国策·司马错论伐蜀(一)

古文观止 || 战国策·司马错论伐蜀(一)

作者: 碧彧 | 来源:发表于2024-06-11 15:09 被阅读0次

秦国,春秋五霸之一,战国七雄的佼佼者,直至最后统一中国,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开辟了中国封建专制的始端。

我们今天就来简单地聊一聊秦国。

秦国,是周朝时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始祖为秦非子,嬴姓,名非子,因获封秦邑,故称秦非子或秦嬴。

嬴姓族长秦非子因擅长畜养马匹,被周孝王看重封为附庸,并将之分封到秦地,成为秦国的开国国君。秦地位于今甘肃东南渭水的上游,嬴姓一族当时不过是一个小部落,族长也只是西周的一个小臣子。

当年,周幽王“废嫡立庶”,废掉了申后之子宜臼,改立了宠妃褒姒的儿子伯服。从而引起了申侯的不满,他联合了被华夏视为异类的戎狄游牧民族共同杀死了周幽王。

周幽王死后,西周灭亡。原太子宜臼继承王位,是为周平王。次年(前770),周平王将都城由镐京向东迁至洛邑(河南洛阳),史称“平王东迁”。这一年便是西周与东周的分界线,同时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开始。

当时,秦国的秦襄公抓住了平王东迁的大好时机,因护送周平王迁都到洛邑有功,被封为诸侯。至此,秦国凭借拥立之功,正式位居诸侯之列。

作为赏赐,周平王把岐山以西的土地都给了秦襄公,但这个赏赐不过是个空头支票,因为当时这一带的土地已经被犬戎夺去了,这块当年姬家的龙兴之地早已成了犬戎游牧民族的牧场。

周平王很有自知之明,他明知自己没有能力与犬戎抗衡,所以才会选择东迁。但为了表彰秦襄公,周平王还是送了个顺水人情,他也没指望秦襄公真能把这块地夺回来。

但就是这个空头支票仿佛给秦襄公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极大地调动了秦襄公夺地的积极性,既然老板发话了,那就玩命把地抢回来呗。

就这样,秦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最终打败了西戎,把岐山这块封地夺了回来。

待到秦穆公时期,秦国已经吞并了多个戎狄国家,国土扩大几倍不止,且已经有了开疆拓土的雄心。

此时的秦国已经非常强大,拥有广袤的土地和强大的军队,但即便如此,在中原人眼中,秦国一直都是蛮夷的存在,始终不被中原诸侯所接纳。

为了更好地融入中原,改变现状,秦穆公采纳谋士的建议,决定与晋国联姻,而晋献公也看出来秦穆公的心思,也想拉拢这个西方大国,于是便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秦穆公,这就是秦晋两国的第一次政治联姻,史称“秦晋之好”。

这次联姻,于秦穆公而言,赚得可是盆满钵满,晋献公既然是嫁女儿,自然是陪嫁了不少奴隶,而在这些奴隶中居然就有赫赫有名五羖大夫百里奚,后来百里奚又把宋人蹇叔推荐给秦穆公前来辅政。

百里奚和蹇叔成为秦国后来的左右庶长,合称“二相”,全权负责政务。再后来,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蹇叔的儿子西乞术、白乙丙,都是秦国勇猛的战将。

秦穆公娶了一个媳妇,却得来两个宰相,三个将军,可谓是赚大发了,而晋献公呢,恐怕肠子都悔青了吧。

正是因为这次联姻,让秦穆公收获了如百里奚一样一众贤臣,他施行仁政,任人唯贤,积极从外引进人才,吸收中原文明,使得秦国的实力有了质的飞跃,终成春秋五霸之一。

穆公终其一生,致力于向东拓展秦国土地,然向东发展受阻,最后选择向西发展,他重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一举平定了整个西戎,史书记载:“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秦穆在位三十九年,以道德著称,得到本国百姓的爱戴以及其他诸侯国君臣的赏识、尊敬,他东平晋乱、称霸西戎,为秦国在诸侯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然而,秦穆公死后,秦国却一步步丧失了霸主地位。直到春秋时代的结束,秦国在历史舞台再也没有过突出的表现。

那么,从秦穆公死后的这长达二百多年的时间里,秦国到底经历了什么?其霸主地位又是如何丧失的?

我们明天继续!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古文观止:司马错论伐蜀

    《司马错论伐蜀》出自《战国策·秦策》。 话说公元前361年,蜀国祸起萧墙,秦国欲趁机出兵讨伐以此扩大疆土,但此时韩...

  • [碎语杂记]资治通鉴之司马错论伐蜀

    继续闲读资治通鉴。司马错论伐蜀的故事,实际是司马错和张仪辩论伐蜀还是伐韩的故事,是秦惠王治国理政的故事。周慎靓王五...

  • 司马错论伐蜀

    想要让别人听从自己的意见,最重要的是投其所好,想要投其所好,就要分析那人想要什么! 公元前316年,巴蜀相攻,...

  • 阅《司马错论伐蜀》战国策

    可鉴者:1.背景:秦王欲趁蜀内乱而伐蜀,韩国兴兵来犯,秦王举棋不定,此文就伐蜀和伐韩双方唇交舌辨,一击中害。 2....

  • 译注:司马错论伐蜀《战国策》

    我们继续聊战国。。这是大秦朝堂上关于国家战略的辩论。这个“大蝴蝶”带来的效应连锁效应使得5代之后的秦国最终实现了大...

  • 司马错论伐蜀(中)

    《古文观止》第五八篇 换纸方觉爽利 盖前纸洇甚也

  • 司马错论伐蜀(下)

    《古文观止》第五八篇 终于结尾 尚可一观

  • 白话:司马错论伐蜀

    司马错与张仪在秦惠王面前进行了争论。司马错主张攻打蜀国,张仪说:“不如攻打韩国。”秦惠王说:“请让我听听你的见解。...

  • 战国策―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原文】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

  • 秦统一六国的重要一战:伐蜀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文观止 || 战国策·司马错论伐蜀(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jub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