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745986/914c75f5fe5257fe.jpg)
《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大概就是孟子所倡导的性善论,人天生就是善良的,可以通过后天的仁义礼智信教育使人“皆可成尧舜”。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45986/447c1c1dd5ecb310.jpg)
战国后期的荀子却提倡性恶论,人性里本来就有恶的一面,要通过法律规范去抑制和矫正它,“积善成德,神明自得”。
这一理论却被荀子的学生韩非发展为极端的性恶论,站在极端功利主义的立场上,在《背内》中阐述妻子和儿子的险恶与不可信。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别人,把人都作为坏蛋,通过严刑峻法去威吓和警示人们。人与人生活在猜疑和惶恐不安之中,性恶与性善的意义就失去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45986/c47ca6a70275bb74.jpg)
韩非的思想犀利峻峭,用冷酷严峻的目光去剖析现实,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过分激切凌厉。过于偏激的思想,可以短期收获些许成效,却终难持久。自利是人的本性,人与人之间不只是赤裸裸的利害关系,更应该有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墨家的兼爱非攻、道家的宏大视野,这些优秀的精华不应该被派别论战而消逝。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45986/711801427752c409.jpg)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思想的轴心时代,性善论与性恶论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点,背后的是思想站的立场。所有的思想都不应该被门派正宗所阻碍,应该用庄子意出尘外的宏大眼光去看待。
所有的思想背后都是有自己的利益所属,但是提出的思想却不应该被狭隘的利益阻塞,我们学习时应该从根源去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而不是一味地用指责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我们要看到儒家希望恢复周礼的初衷在于挽救战乱中水深火热的人民;看到道家消极避世的态度背后还有带给战乱中痛苦的人们安顿短促人生的达观;看到“背周道而行夏政”的墨家兼爱非攻的侠义精神;看到法家穷兵黩武、奖励耕战之后国家一统的安定局面……在这个乱世里,提出自己的理想信念并为之奋斗已经值得敬佩。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45986/95fc5bdb5003ffb1.png)
我们在学习古人的思想,更应该联系当时的时代和作者的处境,也就是所谓的“以意逆境”,达到“知人论世”的目标,以古人为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