耧草

作者: 跳出龙门的鱼 | 来源:发表于2022-07-22 13:54 被阅读0次

    耧草

    喻祥

    每年深秋时节,我们这些半大的孩子都要到山上去耧草。耧草就是用耙子把枯草聚到一起,用筐等物件挑回家烧锅。深秋,草枯叶黄。农活少了,田里除了些微的山芋有时候需要孩子们参加采收,几乎没有孩子们什么事情了。但是,大人们的眼里是没有闲人的,于是,耧草又是一件适合孩子们这个季节做的事情,便不知什么人给发明出来了。

    小时候,好像什么都很缺,缺衣少粮也就罢了,连烧锅的柴草也是紧巴巴的。农村里烧锅的柴草有这么几个来源,一是农作物的秸秆,以小麦为主,夏季麦子收获后,家家场院上都有了好大好大的一堆麦秸秆。堆麦秆是有讲究的,最底层先铺上一层厚厚的麦掩子,就是麦穗里面的麦子被脱粒出来后,剩下了的麦壳、麦芒等细碎杂物,这个“掩”字好难写啊,字典上我没有找到满意的字来对应它的意思,其实也就是“麦壳”,这是我根据“稻壳”衍生的,但是农村里有没有这种说法,我根据它是把麦粒裹包在里面的意思,就用“掩盖”的“掩”字来替代它,虽说很勉强,但我也只能如此了,以后有更合适的字,就换下它。用麦掩子来垫底,起到隔潮、透气的效果,隔潮是防止麦秸秆被地上的雨水浸泡霉烂,透气是为了防止麦秸霉烂、自燃。然后,麦秸秆就一层一层地堆起垛来。堆麦秸是个技术活,不会堆的,堆得不高就坍塌了;会堆的,可以堆得又高又宽又长。堆堆子,是很有讲究的,首先要根据麦秸秆的总量预计底座的面积大小,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底座小了,堆不高;底座大了,麦秸秆不够,不好封头,会漏雨。我记得,我们家常常是父亲拿着一把三股木叉,用麦掩子做好底座,先把麦秸秆堆了一人高后,便爬上去,母亲也拿一把三股木叉在地面上,负责用叉把麦秸秆运到堆前,然后把一大叉的麦秸秆举起送到麦秸秆堆上,父亲在堆上用木叉把麦秸秆合理摊平,最后还是用麦掩子来封头。就这样,这一大堆一大堆的麦秸秆在各家的麦场上,从头年的麦收以后,直到第二年的午季前,它便是农家主要的烧锅草了。半年的堆压,使得麦秸秆堆得很结实。

    每天早上,一般都是我们这些孩子,用粪箕子背或者两只竹筐挑,到场上把麦秸秆运回家,一般一次运够一天的量,能力强的还会用两根单绳把麦秸秆挑回家。我们家乡把到场上背或者挑麦秸秆回家,叫“扯草”,但从这个“扯”字来看,就知道这项工作还是颇费些力气的。因为长时间的堆压,麦秸秆之间的是非常紧密的,我们用手抓住一把麦秸秆,使着劲地往外扯,稍微多了点,就扯不动了。一粪箕的麦秸秆也就是几斤重,往往需要我们这些半大的孩子扯上十几分钟。后来,干脆就用抓钩去扯,要好多了。

    农家的烧草是很金贵的,一家老小的饭食,还有圈里猪的猪食,都是需要烧草的。夏季的麦秸秆、秋季作物芝麻、黄豆、玉米、棉花等的秸秆都是烧草,农闲时上山砍的山草,家前屋后修的树枝,所有的加在一起,一年的锅腔还是有些紧巴巴的。深秋时节,家长们往往会叫我们在星期天的时间,带着竹耙子,背着粪箕,挑着竹筐,到山坡上去耧草。

    这个竹耙子是个好工具,整个形状酷似人的一只手,竹齿有十几根,是用毛竹篇削成两厘米宽、五六十厘米长,呈手掌状间隔三四厘米排开,靠近掌根部二十厘米用竹片编成手掌,十几根竹齿前端用微火烘烤,弯曲成鹰爪状,再给竹耙子安装一根柄。自己做的竹耙子很是费事,不如街上买的好用。使用的时候,是将竹耙子放在地上,竹齿朝下,手握耙柄,顺地拖着即可。这时,你就发现地上那些枯黄的山草,便顺着耙齿一层一层往耙齿缝隙上拥挤,不一会儿,整个竹耙上厚厚的积了一层山草。倒过竹耙子,顺着耙齿把山草捋下来,放进粪箕或者竹筐里。

    我常常跟着我的三表姑去耧草,跟着她,我不用带竹耙子,表姑耧草,我负责把草放进竹筐里。同去的往往有五六个同伴,我们一边玩耍一边耧草,半天的工夫,都满载而归。我背着我的粪箕,三表姑挑着竹筐。

    我们一般都在玉皇山下的小山坡上耧草,因为离家近,少跑路。后来,小山坡上的草被我们耧完了,就只好上山了。玉皇山的西山头距离我们家有七八里路,那里的草最好,多是红草,这种草常常是用来盖房子上好的草料,草质硬,颜色艳,红草盖的房子长到十年不用换草的。用它来做烧锅草,当然是上等的了。我们把红草耧回家,那是肯定会得到父母的夸奖的。就是离家太远了,去的时候,空手、空筐,还好;回来的时候,背着草,走上七八里路,是累得够呛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耧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lmm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