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穿过我的手指在墙上投下影子,我隔着时间长河,对你说再见。
――题记
上大学前,小X时常会想,大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上了大学以后,小X得出结论,虽然并不能就此判定以前高中老师讲的“所谓大学,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有不准确的嫌疑,但从小X的视角看,大学其实就是另一个高中,早晚自习照上不误,专业课程占满整天,隔三差五按时早操。
最有空闲的就是周末,但周末又时常被学校安排的其他事情占满,比如去校外见习,参观学校博物馆,各种讲座活动,被冠上“必须参加”的口号以后,小X和同学们总是心不甘情不愿地按时到场。
小X在参观博物馆,观看标本展品之余,总是在心里暗骂,不骂老师,也不骂学校,就只是单纯的抱怨出气。小X参在加讲座活动,学习各种创新经验之余,总是心有不满,这种不满,有时候会牵连到高中老师,因为小X认为,这种不满,根源在高中相信了老师给他们描绘的大学生活,发现大学并非如此后,之前多么憧憬,现在就多么伤心。
对高中老师描绘的大学生活,小X从高中的憧憬向往到毕业的激动兴奋,再到现在的嗤之以鼻。如果能够回到过去,她一定会把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大学多么轻松美好的老师“请”到大学来参观一下,看他们说的那些话是多么的荒诞不可信。
但事实是,小X只能心有不甘地上好每一节课,因为逃课会被点名;写好每一科的作业,因为不按时交作业会被扣分;做好每一个实验,因为缺席会被告知辅导员。
小X在心底里安慰自己:过了这一年就好了,都说大学第一年事情最多,课程最满,等到了大二就好了,就有更多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小X学的是工科,一般工科男生多女生少,但小X学校不一般,小X所在的学院更不一般,男女比例从失调到严重失调,小X为这个伤心了好久,本以为到了大学就可以谈一场轰轰烈烈的的恋爱,可惜事与愿违,看来毕业也是一个人离开校园了。
小X所在班级有6个男生,小X曾想,没碰着喜欢的,挑一个看起来不错的先处处也行。几年以后,临近毕业的小X回想起刚开学那几天,暗暗庆幸,幸好当时没喜欢上他们,也没莫名其妙地付诸实践,因为抛开同学跟朋友的身份,以一个陌生人的眼光来看,他们长得确实不太好看,说得佛系一点,就是不合小X的眼缘。
小X不是个看脸的人,但小X的眼睛有一点看脸,所以直到大学毕业,小X也没有如愿。
混熟了以后,小X“大哥”的名号已经声名在外了,不明白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但回过神来,事情已经发展到无法预料的地步了。
刚开始只有班上的同学这样称呼,她觉得这是关系好的象征;慢慢地,隔壁班的同学也这样叫,她觉得自己还挺厉害;再后来发展到整个学院的人,不管男生女生,看见小X,都会恭恭敬敬地叫“大哥”,高年级的学生和学生会会长俨然也在此列。
高兴和悲伤包裹着小X,一边为终于在班级里,乃至在学院里有了立足之地感到欣慰,有这么多人叫自己大哥,以后铁定不会被欺负。
另一边,小X头上愁云笼罩,高兴也转瞬而逝:她本想活成大哥心中的女人,没想到不仅活成了女人心中的大哥,还活成了男人心中的大哥。
文/芒果LV
严禁转载,严禁转载。
侵权必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