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好些家庭只有一个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反倒让不少孩子过于任性,甚至小学就开始叛逆期。孩子是管,还是不管,成绩?品格?综合素养?从严培养,还是放飞?中间值的度在哪?
其实之前道德经中有多处谈到这部分——行不言之教。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但事实上,这个道有点深,知易行难,见效慢一些,操作上易陷入“放羊”,因为我们自己,也总是有做得不够的地方,完全让家长做孩子的理想的模板,有道理,但过于理想主义。等到我们自己改好了,孩子的时间可能也废了好些。
且看看易经蒙卦的提示。
九二爻说,“包蒙,吉”。
即,包容幼稚蒙昧,吉祥,要能够包容孩子的无知、不懂、不完美,将会是吉祥的结果。
从现实中的两个方面来说,
一是学习,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非我去求幼童,是幼童有求于我。第一次来问,我告诉他答案,若接二连三来问,就是未足够的独立思考,就不要再告诉他答案。这利于守持正直。
这跟论语中孔子的"不愤不启"是一个道理。
再从品格素养看,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严厉管教蒙昧的儿童,过分的严厉是不利的,适当的严厉是有利的。为寇,做强盗,比喻严厉过甚。御寇,防御强盗,指适当的严厉。比如,适当培养孩子的逆商,抗挫折能力。
如此,“上下顺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