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读书
带上一本书去六榕寺-听樊登解读过的一本书

带上一本书去六榕寺-听樊登解读过的一本书

作者: 陈智平 | 来源:发表于2017-07-03 11:01 被阅读101次

前两天在樊登读书会的App上听了《正念的奇迹》这本书的解读,内心深处总有种涟漪在扩散,特别想去寺庙走走看看。想看看寺庙里的佛、法、僧三宝,想看看去寺庙里的那些善信者,想看看寺庙里的那些花、那些草、那里的水,想看看佛的喜悦祥和神态,也想亲自感受寺庙里的那种带有清静正念的氛围。今天(7月2号)是周日,得以成行,带上《正念的奇迹》这本书去了六榕寺。

带上一本书去六榕寺-听樊登解读过的一本书

来到六榕寺,看到寺里的佛,轻轻地微笑;看着一个小孩、一片树叶……轻轻地微笑;天空中忽然下起雨来,保持轻轻地微笑;不管有意还是无意的保持微笑,但寺庙里肯定是修行的最好去处。

带上一本书去六榕寺-听樊登解读过的一本书
带上一本书去六榕寺-听樊登解读过的一本书
带上一本书去六榕寺-听樊登解读过的一本书
带上一本书去六榕寺-听樊登解读过的一本书
带上一本书去六榕寺-听樊登解读过的一本书
带上一本书去六榕寺-听樊登解读过的一本书
带上一本书去六榕寺-听樊登解读过的一本书
带上一本书去六榕寺-听樊登解读过的一本书
带上一本书去六榕寺-听樊登解读过的一本书

在回家的路上买了云南的蓝莓和新疆的杏仁,首先想到的是要像书中提到的吉姆吃橘子一样地去吃,仔细地咀嚼,有种仪式感,与蓝莓和杏仁合为一体,为吃蓝莓和杏仁而吃。体会一下活在当下的生命奇迹。象书中所说,如果我们不懂得洗碗,很可能我们也不懂得喝茶,喝茶时,我们会只想着其他事,几乎觉察不到自己手中的这杯茶。这样,我们被未来吸走了_无法实实在在地活着,甚至连一分钟都做不到。

带上一本书去六榕寺-听樊登解读过的一本书

生活中还是需要懂得一点禅修,正如书中所说:禅修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放松吗?事实上,禅修的目的远不止于此。然而放松却是禅修必经的起点,一个人如果懂得放松,就能有颗宁静的心与清澈的头脑。有宁静的心与清澈的头脑,就己经在禅修路上迈出了一大步。比如我们学马老的站桩,站桩群里有人的分享内客,我想此分享者,一定是懂得观心的一个人。

关于呼吸的问题提几点建议:一是站桩,一定要自然呼吸,就是平时你怎么呼吸就怎么呼吸,用最舒服最放松的方式呼吸。二是我们之所以要抱臀松腰、虚心实腹,之所以松肩坠肘、两个肘外撑一点,就是为了打开通道、让气能降到下丹田。所以,如果您的身形做到位了,神松下来了,呼吸应该能够达到腹式呼吸的。第三条也是我要重点表达的。内家拳是练气的,练气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调息。所以,自然呼吸并不是说放纵呼吸、任脑子天马行空,而是不控制呼吸,但是要知道呼吸或者说觉察到呼吸。这样子就心息相依了,这样子也容易去杂念,也容易放松,练的时间长了,会非常非常受益的。供参考。

正如在书里所写:

如果在静坐的当下,你无法生出祥和喜悦,那么【未来】本身也只会像流水般淌过,你无法阻挡它的流逝。在它成为“现在”时,你也无法好好地活在当下。喜悦与祥和,正是在静坐的当下生出的喜悦与祥和。如果你在此时此刻也无法体悟到它,你在别的地方也体悟不到。不要如影随形般追随你的思绪,不要跟着思绪跑,在当下体会喜悦与祥和。

为何会有去寺庙的这种动机?应是缘起于《正念的奇迹》这本书的樊登式解读。这本书是关于禅修类,对于佛法方面知识了解很肤浅的我,居然就这样看起了禅修类的书来。主要是樊登把这本书讲得让我似懂而非懂,让我特别感兴趣,认真读了两遍,准备再多读几遍。这本书越看越让人淡定又而不淡定了,淡定的是可以让我观照自己的呼吸、痛苦……不淡定的是真正的佛,心灵可以此的强大,如此不惧生死,他们可以禅观别人尸体,可以观照自己死后的尸体。国家宪法规定人民有信仰的自由,正如六榕寺墙壁上写着大幅标语: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樊登是如何解读这本书的?我略做了些关键点笔记如下:

首先是讲这本书对他个人的影响

讲佛法里说的实相

日常生活中的正念,如何活在当下

据自己的真实经历讲对痛苦的理解,与柳传自的对话,樊登说,你认为不应该的痛苦而痛苦,就是最大的痛苦;王阳明曾经说过的“知行合一”,他的理解就是做每一件事,念头没跑。

如何才能修得正念?专注工作

痛苦从分别心而来,什么是分别心?就是认为我和别人不一样,然后自我意识膨胀,如果知道了自己的分别心,痛苦就会减弱。

修行最好的方法,觉知,呼吸之间;调动正念;吃、住、行都是禅,饥来吃饭,困来眠都是禅修。

悲观的态度永远不会有安详的微笑,无所谓悲观还是乐观,只要心中有正念。

禅修对每一个人来都很难,一个人很难保持永远的正念,就是因为不容易达到,所以修练是特别有趣的事情,去体会内心中的进步,体心、观照也是正念的奇迹。

本书作者是高僧,书中不自觉地习得佛法。我想说樊登的解读也是让人不自觉地懂得了禅,读佛法方面的书难就难在对佛学术语的理解上,佛法义理都有一套哲学理论支持。樊登能用人人能懂的语言加上他个人对佛法的理解阐述出来,让人能听得懂。

樊登的解读听起来象听一场演讲,据他在解读《高效演讲的沟通课》那本书中说到的:演讲都有一定的结构,可以工具化解决演讲问题。其中有如何组织坡道构建和甜点。从此书的樊登式解读,可以窥见一斑。

相关文章

  • 带上一本书去六榕寺-听樊登解读过的一本书

    前两天在樊登读书会的App上听了《正念的奇迹》这本书的解读,内心深处总有种涟漪在扩散,特别想去寺庙走走看看。想看看...

  • 《自卑与超越》随笔

    《自卑与超越》是少数我拥有的实体书, 当从APP中听到樊登老师解读过一本书的精华后,我会根据自己对这本书的听解感受...

  • 樊登读书会辽阳分会

    樊登读书辽阳分会 建立在樊登读书会App基础上,每期听樊登老师讲一本书,大家通过学习一本书进...

  •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听一本书和读一本书的区别我是在这本书上有了很深的体会。为什么这么说呢? 很早之前听樊登读过这本书...

  • 养成阅读的习惯

    樊登老师终于来墨尔本了,在认识樊登读书会之前,我竟然没有一年读过一本书,自从毕业,就没有再读过书了。 在认识了樊登...

  • 读《樊登读书法》: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因为读书,喜欢上了听书,而且最近很喜欢听樊登讲的书,又因为听书,看了这本樊登写的《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 这本...

  • 学会快乐

    今天在樊登读书听了一本《学会快乐》的书本,挺好的一本书,樊登老师讲的每一本书基本上都是可以经常拿来反复听,...

  • 【可复制的领导力】读书感悟

    作者:樊登 这是樊登老师自己写的一本书,同样也算是我在樊登读书app里面听的次数最多的一次吧,每次听的感悟也都不一...

  • 樊登读书践行笔记/Day6有感《联盟》

    联盟这本书是最听樊登老师的第一本书,当时还没加入樊登读书会,那是在罗辑思维上看到的樊登老师,很感谢樊登老师。可以说...

  • 教是最好的学——《如何讲好一本书》有感

    在读樊登读书的《如何讲好一本书》 樊登讲了自己如何去读一本书,如何给别人讲书,如何拆解这本书,如何让别人更好的吸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带上一本书去六榕寺-听樊登解读过的一本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oqo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