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知足常乐——幸福的密码
当我们出生,原始欲望与恐惧就已存在。我们需要自我疗愈,学会知足,享受快乐。
这个就是我们老生常谈的“知足常乐”的修身养性之道。
在我们从一出生那一刻开始:当脱离母体那温暖、安全的子宫之时,脐带也被随之剪断,这时的我们,会感受到一种对死亡的恐惧,这种恐惧促使我们奋力推出肺部的羊水,开始了人生第一口呼吸,那个时候我们明白,只有用肺部呼吸才能活下来。
这种对死亡的原始恐惧,伴随着的便是对生的原始欲望,我们会随之以啼哭来求得母亲或养育者的悉心照料,让自己的这最原始的欲望得以被满足。
随着年岁渐长,当我们深入觉察自己的欲望便会发现:我们的所有欲望都根源于这种原始的欲望,即使我们已经长大成人,但这种原始的恐惧和本能,依然在我们内在的小孩身上延续着。
如果我们不懂得去辨认这个内在小孩的原始恐惧和欲望,那么我们在当下就有一个接一个的、无穷无尽的欲望升起,当我们满足了一个欲望之后,就又会期待下一个欲望被满足。哪怕我们得到了能满足最基本生存的物质和金钱时,我们仍然会若有所失的去想获得更多的金钱或物质。这将是一个永无止尽的欲望的漩涡。
我们必须停止这无穷无尽的欲望,去感受那当下被欲望所蒙蔽了的感官和神经,那时,我们才能够更好去感受身边的美好的事物,才有能力去欣赏那些美丽的花朵、清澈的小溪、蔚蓝的天空、无瑕的云朵……
当我们不断的告诉自己:我现在所获得的,已经足够满足自己的对于幸福的所有需求了。我们就能从内心升起那知足的常乐和平淡的幸福。
放下过去,活在当下
一行禅师在文中写到:
知道内在的小孩还在那里,沉溺于过去,这个很重要。我们必须拯救他。安稳地坐好,安住当下,我们应该与内在小孩讲话:“我亲爱的小姐妹,你该知道我们已经长大,现在我们可以保护和维护自己了。”
在我们的“藏识”之中,的确或多或少的会带有一些痛苦的创伤经历,这些经历会在无意间会被我们激发出来。我们一遍一遍的想要忘掉这些令人痛苦的记忆,但这些记忆却像电影一样,一遍一遍的在我们的脑海中放映。即便我们知道这些经历是代表的过去,不代表现在和未来,但它们还是让我们产生了悲伤或者愤怒的情绪。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有充分的能力来告诉内心那个受伤的小孩,我们现在已经有能力保护和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履行自己的义务了。过去,那个受到伤害的小孩,已经慢慢的长大了,我们能做的就是拥抱内心的小孩,告诉自己过去的痛苦的经历,只是一种虚幻的影像。
当我们用正念的思想和行为,去拥抱过去,珍惜当下,就能收获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