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Qi小雨 {51/365} 【原创】

崭新的历史, 回望曾几何时的少年,
封尘的记忆,抚摸曾几何时的愿景。
『 1 』
找出了一叠旁边已经发黄的本子纸, 是从那种旁边打了一排细眼的笔记本子上撕下来的横格纸了 …
第一页抄了一首诗并有这样一段按语备注:“这是第一首也是当时唯一的一首为抒情而写的,但是诗的尾巴还是添上了政治的尾巴。保存不关好坏,只是因为是我的第一首。 ”
当时的 ‘当时’ 是什么时间呢? 我想已然是今天的历史了, 多么崭新的历史啊。
今天看来那真的不能叫诗,打油诗都算不上,但那却是开启了我写诗的一刻,受时代影响后来转向写当时的放歌体诗歌。
太多的事情已经被人们淡忘了…(附诗)
山河赞
绿水倒映青山笑,
青峰头上绕红云。
金色太阳放光芒,
红霞朵朵镶金边。
莹色蝴蝶满天飞,
劲松挺立披银装
红梅傲雪斗严寒
迎来春光满人间。
春风吹来抬头望,
白花争艳春满园,
春光烂漫美如画,
秀水青山势磅礴。
共产主义大目标,
一闪一闪放光芒。
社会主义似虹桥
通向那金色春天。
第二页还有这样一段话: “我时常地写,也不断地烧。多少用心写成的东西,带着通宵不眠的疲惫,睡在抽屉里,而当他们醒来之时, 便在火中化成蝴蝶了。只是,这几个儿时的作文,每次都逃了过去。尽管它们毫无保留的价值,却是神差鬼支似的,总留下它们-原来,原来,当年一个十几岁少女的唯一慰籍,便是这不停不停的写 … … 86.11. 10”
『 2 』
86年真的是挺远的年代了,现在可以看到一些品牌都很骄傲地标出80年代的店铺为‘老字号’呢。
86年提到的 ‘当时’ 应该是我5年级或是初一前后,也就是75年或76年间,正是文革后期。那时刚刚开始沉迷于写作,更准确的说是一个写稿子的写手,因为那时有很多‘运动’,要求大家写稿子参与, 工人写稿子是工作, 农民写稿子记公工分, 学生写稿子算是作业 … 因为我作文好, 所以不仅仅在学校写, 邻里亲友的稿子也常常来找我要, 有时一个周末会写两三篇。 我想后来我出笔快和那时的锻炼分不开吧。
记得很清楚当时写这首起名“山河赞”的诗, 是个冬天,母亲收到她在南方闺蜜寄来的一本挂历, 那时是很珍贵的东西了,上面是各地的风景,有桂林山水,新疆草原,黄山迎客松一类漂亮的彩色图片。挂历就挂在我住的房间, 在床的对面,我会不厌其烦的一遍遍翻看, 想着有一天我要走遍这所有的地方,那些名山美景总让我有一种莫名的激情。一天早上就很激情写下了几行感动,特定的时代,又翻来覆去的改,终于在结尾冠以那个时代必有的‘高大上’的理想。
很高兴在我这么多年颠簸了半个地球,还有这些这些幸存的手稿在, 让我能想起当时的‘当时’。
尘封的岁月,总有些曾经的美好。
定搞于2019.03.10
亲,如果喜欢点一下那个圈圈的爱心❤,让我感到你温暖和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