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

作者: 彩红fy | 来源:发表于2017-12-03 12:13 被阅读12495次
    “想得深,才能站得高、看得远”
    一、保持专注,自己动脑,形成自己的想法

    专注,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几乎有些奢侈。

    当我们想做一件事情时,我们的注意力总是自觉不自觉被其他的事情所吸引。

    手机屏幕亮了响了,忍不住看看;有什么刷爆朋友圈的娱乐八卦,忍不住打开;有什么有趣的链接,控制不住一个一个点进去。

    一眨眼功夫,到了吃午饭时间,我们感觉都没做什么;又一会儿功夫,吃晚饭了,我们感觉还有很多事情没做;

    到了十一二点,我们感觉很累,却记不起做了什么有价值的事情,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在爆炸般的信息面前,我们有时无从筛选,只是跟着自己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任思绪游走;有什么问题,直接上网一调,什么答案都能出来,我们几乎不用思考。

    我们羡慕那些头脑清晰、说话掷地有声、旁征博引的人,他们是人群中的焦点。

    他们书写的文字中透露着真知灼见、耐人寻味,再看看自己,几乎丢掉了深度思考的能力。

    对于什么事情,几乎都没有自己的想法,大多时候只是吃瓜群众,看谁的想法有道理就觉得和自己想的一样,看到不符合自己预期的想法就想怼回去。

    培养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最重要的一步就是保持专注,激发自己的想象力,自己先动脑。

    当遇到问题,首先给自己一个空间,沉下心来,想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背后到底是哪方面的疏漏和缺失造成的。

    形成自己的想法以后,再去上网查查是否有类似或相关的情况,他们是怎么解决的,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什么,你的思路和他们的思路有什么不同,你可以改进的地方有哪些。

    只要持续的刻意练习,我们便可以形成自己清晰的思路和见解。

    二、学会运用一些基本的逻辑结构,锻炼自己的思维

    要想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清晰而有说服力,我们必须学着有逻辑地分析和表达,金字塔结构可以帮我们实现这一点,这是一种结构思考力的表达。

    在李忠秋的《结构思考力》一书中,阐述了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的纵向结构中,每一组的观点必须是下一层观点的提炼和概括;横向结构中,每一组的观点互不重叠且有一定的逻辑顺序。

    结构思考力有4个特点: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

    结论先行,就是先表达出自己的结论。

    以上统下,就是要有一个有中心的主题句支撑自己的结论。

    归类分组,就是分总、总分、总分总的分类表达。

    逻辑递进,要求我们按照逻辑顺序把每一组的思想组织起来。

    从纵向结构出发搭建金字塔结构,我们可以自上而下搭建,叫作疑问回答做分解,即先设想一个问题,再想想从哪几个方面给出答案。

    也可以自下而上搭建,叫作概括总结做聚合,它包括3个步骤:收集信息、分类、概括总结。

    比如你看到一组好友对自己的评价,乐观、幽默、勤奋、善良、有思想、粗心、固执、不合群,这是你收到的信息。

    分类,你可以分为优点、缺点,概括总结,自己在朋友眼中整体是个不错的人。

    从横向结构搭建金字塔结构,我们可以选择演绎或归纳的逻辑方法。

    演绎就是从普遍到特殊,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比如:我喜欢吃各种各样的水果(大前提) ,苹果是水果(小前提),我喜欢吃苹果(结论)。

    归纳就是从特殊到普遍,比如4个基本点,5条原则,6个层次。

    在归纳分类时,我们按时间顺序、结构顺序(由表及里、由内向外、从整体到部分)、重要性顺序组织自己的思想。

    当你希望说服他人时,使用演绎法;当对方关注解决方案,选择归纳法。

    培养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可以按照结构思考力的方法逐渐锻炼自己的思维,这样可以使我们的表达层次分明、严谨条理。

    三、从现象到本质,才能走出迷局

    大多情况下,我们都活在自己的小天地中,很少去深入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变成今天的样子。

    遇到稍微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就容易情绪化,遇到比较大的困难,整个人变得萎靡不振、怨天尤人。

    我们一直在自己的小天地中打转,喜着自己的喜,忧着自己的忧,还总想着他人怎么看待自己,又很容易在他人的眼光中迷失自我。

    只有当我们从小天地走出来,看到或听到很多人的故事,原来大家有那么多共性。

    当你难过时,你不觉得自己是最伤心的那一个;当你想沾沾自喜时,你不会觉得自己是最厉害的那一个。

    总有一些人和你有着共同或相似的经历、共同或类似的情感体验。

    任凭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了多少的坎坷曲折、错综复杂,无形之中,我们的性格、思维方式、眼界、信念在各种选择中将自己一步步推到现在的状态。

    比如,一个相信生活终将美好、心存感恩的人,他乐观向上,从多角度看待问题,不断提升自己,开阔眼界,后来他真的过成了幸福的模样;

    一个觉得自己不被爱的人,他性格孤僻,思维方式单一,充满幽怨,沉湎于各人的悲伤中,遇到的人似乎真的都不喜欢他。

    而我们的性格、思维方式、眼界、信念都属于内在的东西,它们共同构成一个运作机制。

    无形之中决定了我们的人生走向,不去解构和重组它们,我们只能沿着命运设置的编码去生活。

    而且,当我们试着从现象到本质看待人事物,我们将变得具有共情心、宽容,不再有那么多看不惯。

    有的人爱面子,实际上是源于内心的自卑;有的人尖酸刻薄,源于他感觉自己不够好,在相形见绌之下的一种自然反应。

    有的人极度缺乏安全感,源于缺爱的家庭;有的人谈恋爱总遇到渣男,源于内在相处模式出现了问题。

    很多的关系出现矛盾、不和,大多源于一方或双方控制太多或漠不关心、边界不清、责任不明。

    我们总感觉焦虑不堪,源于我们理想太高却做得太少,能力支撑不起所求。

    只有看到事物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去试图改变,否则都是治标不治本的隔靴挠痒。

    电影《教父》中有句经典台词,“花半秒钟就能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四、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多读不同类型的书,接受不同的观点

    大多时候,我们接受到的是碎片化的信息,比如我们听说了某个概念,了解了它的含义,却不知道它的来源和依据。

    再比如,我们得到了一个简介概括的科学理论,一般我们用的到会直接引用,却很少去考虑这是谁通过怎样的科学实验论证的,论据是否充足,有什么适用范围,存在什么特例。

    还有我们听说了一个观点,感觉很认同,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却很少耐着性子把支撑此观点的所有论据看完。

    有的人收藏了很多觉得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但不进行知识体系的搭建,这些零星的信息只能成为一盘散沙。

    建立知识体系的好处是我们可以得到系统化的知识,方便调用,知识储备多了,自然可以增强我们的深度思考能力。

    如何搭建知识体系呢?

    我们有两种路径:

    对于碎片化的信息,可以选择由点到面的方式

    将自己收集的信息做个整理,删除无用或过时的信息,再做分类、贴上标签,如情感、干货、思维方式和认知、教育、心理、哲学、科技等。

    每当接受了新的信息,就放到相应的分类中,这会使你的信息库的信息逐渐产生关联,由点及面,逐渐“自成一派”。

    对于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或存在困惑的问题,可以选择由面到点的方式

    如果你对历史感兴趣,可以从原始社会到近现代做个梳理,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经济、人物等诸多方面。

    如果你感觉自己的情感总是出现难题,可以读几本情感相关的书籍,包括如何沟通和相处、吵架了怎么办、如何增强亲密关系等。

    这种方式比较有针对性,切入相对比较容易,你只需要找出自己感兴趣或解决问题的知识点,再筛选合适的读物即可,也可以辅助请教相关的人。

    多读不同类型的书,接收不同的观点,想办法让知识为我所用。

    各个知识点都是有触角的,可以盘根错节、交相呼应,形成高关联、系统化的体系,这会大大提高你的知识迁移能力,使你触类旁通。

    培养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开始便已成功一大半,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坚持下去。慢慢,你会欣喜地看到自己的改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郝讨人嫌:赞:+1:,内容还需要消化,好文必须分享给朋友去学习,已分享:smile:
        彩红fy:@郝讨人嫌 多谢你的鼓舞~😊
      • 骑了蜗牛闯世界:写的很好,突出了怎么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
        彩红fy:@骑了蜗牛闯世界 谢谢,共勉😊
      • colin_666:好文章,感触很深。赞一个。
      • 白水之心_e473:赞!您的文章和古典老师的新书《跃迁》中很多观点不谋而合,学习了。同期星姐写作课会员,学习写字算是改变的第一步吧,现阶段先向大家学习,星姐让大家多多交流,方便的话希望成为朋友互通有无吧(wx/15032633607)
        彩红fy:@白水之心_e473 哈哈,谢谢你,这篇文之后才看了跃迁一书,提前读的话可以写得再深入一些,打算写个跃迁书评,争取早些成文,好友共勉~😊😊
      • f5050777cc23:吾日三省
        彩红fy:@廖铭棋共勉 😊😊
      • 4976e3dcb055:说的真好,向你学习,砥砺前行
        彩红fy:@云端1983 互相学习,共勉😊
      • 青溪隐人:半道半佛半百家
        云梦鬼谷传衣裟
        后来万法皆抛去
        唯有一变渡天下
        彩红fy:@烟客彡千 👍👍
      • 185b16ca3414:深度思考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必须坚持长期的学习,真正做起来确实挺难的,需要不断努力😊😊😊
        彩红fy:@杂货铺的日常 嗯嗯,慢慢积累,持之以恒坚持~😊😊
      • 一起谈天说地:受用了💪💪
        彩红fy:@一起谈天说地 共勉~
      • 花无缺1:真棒
        彩红fy:@小希xixi 谢谢,一起加油~
      • 人生边上are:1. 感觉写文缺了点话题引入,大道理有些突然,不太容易让人引起深思。
        2. 少了点故事,使得内容不饱满,故事的插入更能以小见大、引发思考。
        ps: 不过我还是挺喜欢你这篇写文的,给我分享了你的方法经验。希望你多多完善学习,期待着你更好的新文章。
        彩红fy:@人生边上are 篇幅有限两难全啊,嗯嗯,共勉~😊😊
      • 我是程序汪:专注、逻辑、看本质、多读
        彩红fy:@msjbbzjdfwzxzxz 总结得很棒
      • 世界很大又很小:一看内容,我以为自己进了一个产品论坛
        彩红fy:@世界很大又很小 哈哈😂
      • 白云下的花朵:对那个焦虑的分析很赞啊,我正处在这状态~~~
        平凡相:@白云下的花朵 同感,处于焦虑中
        白云下的花朵:@彩红fy 谢谢
        彩红fy:@白云下的花朵 摆脱焦虑要懂得的一点:做更少但更好的事情😊
      • 迷路的少爷:言与行啊
        彩红fy:@迷路的少爷 边学边行动😄
      • b2d8e5137512:远离电子产品才能思考
        彩红fy:@海底的气泡 嗯,电子产品很容易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想专注,确实要与它们保持适当的距离😊
      • 晓可以:为这个题目吸引进来,看看,学习学习,感谢分享。
        彩红fy:@晓可以 加油,共勉😊
      • 画心邪师:读了文章感觉有得到启发,作者对于深度思考这一文章主题作了详细论述,特别是从现象到本质这个问题也是我最近在思考写文章的关于自身成长的点,还有收纳知识,知识其实学得挺多,我之前看过一篇杂志关于德国人和中国人学东西的不同,德国人更喜欢专注一件事情,中国人更喜欢在同一时间学习或者做很多事情,所以想做到专注就有点难了,当然讲究效率也并不是不好,但是容易分心,俗语说一心不能二用就是这个理。
        彩红fy:@沉默的芦荟 嗯嗯,现在我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专注变得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我们面临的机会也多了,机会多却难以着手深入,专注显得更重要。难得沉下心来做一件事,难得沉下心来思考。
      • 9ee6f87f90d0:现在我们的时间都被手机占用了,专注似乎对于我们是种奢侈。
        现在每天都抽出一个小时去看书,或者培养自己的兴趣。其间会把手机放到不能随手拿到的地方,来锻炼自己的专注力。
        在学习思维导图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目前还没有建立自己知识体系,会逐渐尝试去做。
        最重要的还是行动!
        5bb445dae850:@1风之哀翼1 到底知识体系是个什么东西?如何才能建立?
      • 哟o恺文:读有所获!真棒😘赞一个☺
        彩红fy:@阿者 谢谢你,共勉😊
      • ZiHii:可以帮助自己更了解一件事物 评论区也各有特色 好文
        彩红fy:@ZiHii 了解很多事物,方能见世面,开眼界,把握其规律,参透人生的众多迷局,做个豁达通透的人~
      • 忧郁王子_9b60:嗯,不错
        彩红fy:@忧郁王子_9b60 谢谢你,共勉~😊😊
      • 北堂野望:想的太多,只会害了自己。国民意识的全面觉醒,从某些层面来说,未必是件好事,所以这个世界上需要有人沉默,也需要有人平庸。
        微小奇迹:@孤叶寒枫 哈哈,典型的懒人思想,不过倒是深谙道家无为之道。
      • 马晶先生:还是欠缺思考,泛泛而谈。
        讲的不深刻。
        我想请教,你讲的四点内容用的是什么逻辑,是空间逻辑顺序吗?
        为什么要用这个顺序?
        你讲的第一个内容,专注。整个没重点,大部分都是你的碎碎念。干货在哪里?
        建议抽出一个小主题,例如专注。展开全面思考讨论。
        1人们不专注的原因?
        2.专注的好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好处?
        3.怎么专注?这是需要重点论述的篇幅。
        你自己都说了要了解本质,这才是本质。
        8973b9c75d00:@马晶先生 @马晶先生 不明白你写这一大段想表达什么。一篇文章可以不赞同他的观点,但是没必要非要通过否认它来证明自己。作者只是写出了自己的感悟和领会,只不过是供人参考,为什么要锱铢必较?文章无所谓对错,就算它和你想的不一样,可你有什么权利否定?可怕的不是无脑喷子,可怕的是自以为是的评论家。
        9ee6f87f90d0:@马晶先生 你提出的问题也可能是作者要表达的问题?作者没有给出具体的答案,而你可以写出自己的答案,这不就是你读这篇文章的收获吗?
        微小奇迹:@马晶先生 说这么多不如自己去写一篇,作者只提供思路,方法论还是靠自己去找吧。看似咄咄逼人,逻辑清晰,其实只能显示你的心虚。
      • Yunen:太厉害了,真赞。
        彩红fy:@Yunen 谢谢,共勉😊
      • 52d88c802d81:有自己的想法和逻辑真的很重要。同感。
        彩红fy:@安忻 嗯嗯,有想法、有主见,才能活出自我😊😊
      • 爱着阳光:观点很不错,多读书,多提问题,从what、who到why的过程。
        彩红fy:@迷糊九色鹿 概括能力很重要😊😊
        爱着阳光:@彩红fy 是你引导的好😁
        彩红fy:@迷糊九色鹿 总结得很棒😊👍
      • da155b420448:对于这样优秀的文章,最遗憾始于言、止于行
        玉闲君: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
        皮特天:@一壶浊酒喜相逢 说的对,做起来很难!
        彩红fy:@一壶浊酒喜相逢 说得对,言易行难👍
      • ling_du:写的很不错,有收获
        彩红fy:@坏小子512 一起加油😊😊
      • 473adb896067:总结的很好~
        当你希望说服他人时,使用演绎法;当对方关注解决方案,选择归纳法。
        彩红fy:@绒绿酱 谢谢,共勉😊

      本文标题:如何培养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rea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