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鱼不顾命

作者: 蒋洪 | 来源:发表于2017-05-03 17:32 被阅读387次

说小气鬼请客,只供一豆腐,言之豆腐为自己性命。他人回请,作菜豆腐和鱼,小气鬼持筷径直奔鱼而去,美其名曰:有了鱼,不顾性命了。

公元前1231年前,泰伯仲雍离开部落,前1045年周武王建西周王朝,寻找泰伯仲雍后人,封落脚在山西平陆一带虞仲的地盘为虞国,史称北虞。1954年丹徒烟墩山出土青铜器《宜侯夨簋》,铭文记载了周康王(姬钊,西周第三位君主,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082年至公元前1057年)将簋的主人从北方的虞地迁到南方的宜地,器主身份从虞侯夨(cè)变为宜侯夨。学者结论:宜是虞的谐音字、通假字,是吴国的初名。吴是从北虞分封出来的。

吴国在西周末至春秋初年(前771至前770),灭了位于鄱阳湖东岸、皖南一带的干国。以《管子·小问》篇佐证:“管仲曰……昔者吴、干战,未龀不得入军门,国子擿其齿,遂入,为干国多”未换齿的儿童也拔齿参战,场面何等激烈。干国是不隶属于周王朝的文化发达国家,故吴灭干后,亦称吴干、吴邗,乃至直接沿袭国号称干或邗。干越先进的青铜文化加盟了吴文化,吴国开始越过茅山向东融合、统一。

周敬王五年(前515年),公子光派专诸刺杀吴王僚,夺取吴国王位。

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建阖闾大城,公元前510年,某天。吴王阖闾与夫人及女儿滕玉一起吃饭,厨子奉上蒸鱼,吴王心有伐楚之事,不知不觉中发现鱼已经被自己吃了一半,想滕玉也喜欢蒸鱼,于是给女儿吃。年方十四五岁女儿不开心,说“父王给我吃残鱼,是羞辱我,我不想活了”,见吴王不理睬,乃自杀。

阖闾“痛之甚,葬于国西阊门外。凿地为池,积土为山,文石为椁,题凑为中,金鼎、玉杯、银樽、珠襦之宝,皆以送女。”可恶的是“乃舞白鹤于吴市中,令万民随而观之,遂使男女与鹤俱入羡门,因发机以掩之,杀生以送死,国人非之。”耍奸引诱平民陪葬,种下吴国败因。

真是一条鱼要了交关性命,内中信息量极大:第一,聚餐,等人齐了开桌。此可避免藤玉等骄横小姐造次,也是家庭和谐、尊老爱幼的法宝;第二,尽可能上全鱼。得保全之意;第三,还得顾全他人。

苏州人的生活与水密切相关,靠水吃水,嗜鱼如命。鱼,在方言中念ng,“吴江”以方言念之,为鱼缸(ng,gang),你说暗示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了鱼不顾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rhl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