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永冬泩双月征文」第十期【寻】·散文篇
来到简书,相信每个简友都在思考读书和写作意义。在文字中追寻生命的意义,其实一直是读书人作一辈子的事情。
冯骥才在散文集《世间生活》中分享了读书和写作的意义,让我们看到读书是精神充实的主要方式,写作是创造独有故事的最有意思的事情。冯骥才利用自己对部分书籍内容的了解,根据自己的理解开展续写并创造出多个结局出来,有点像二创。这个过程乐趣无穷,作者充分体会了创作的乐趣,能够重新创造人物并设置人物的命运,仿佛开了上帝视角。
1、读书的意义
书籍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也是对世界探索的重要成果。每一代人都是在前人的研究总结成果的基础上前进的。文明就像火种一样,通过书籍的方式保存和传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和实践就是每个人的成长必经道路。虽然,不同的人有自己的路,提升自己的认知都是需要和更高水平的人进行有效交流的。那些好的书籍就像名师一样,提出真知灼见,照亮前进的路。结合我们自己的生活经历,找到自己的路,去实践,去检验,去复盘,最后才能变成自己的认知的一部分,完成自己的人生操作系统的升级。
读书在历史上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读书是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梯。在古代,读书只是少数人的专利,穷人家的孩子是读不起书的,古代书籍很贵的。明初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道:家贫,无从致书以观,乃假借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许多穷苦子弟就是靠借书抄书求学,就在这样艰难条件下,出现一代代名臣大儒。
相比之下,现代人太幸福了。书籍的获取越来越容易,但是系统的阅读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当代人生活的选择很多,短视频、音频很多节目听着省心省力,但是一旦盘点你的收获的时候,就发现,好像学了很多,但真正成为自己的人生操作系统增量升级的确很少。
读书难不难?知道自己为什么读书就不难。那就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2、读书与写作的联系
如果我们能够经常静下心来仔细阅读书籍,结合我们的经历与体会,我们自然就会有了写文的想法了,和我们的文字能力无关。 其实每个人都有倾诉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可以变成发发牢骚,也可以变成一篇文字。因为每个人都对生活的经历有话说,虽然普通人大部分时候想说的都是一些普通的事情,但在每个人的生命中,这些事情都是重要的,而且会对后面的生活有影响的。
法国作家杜拉斯说过:“每个人都会有写作的欲望,不是吗?作家与其他人的唯一区别便是前者写作,发表,而后者只会空想。从辩证的角度看,对作家唯一准确的定义就是:一个发表作品的人。但也有不少人终其一生都想创作小说,却总是止步不前。”
来到简书的人,都是有创作的渴望的人,希望把自己的经历用文字的方式进行记录和传播。虽然大部分人都不是职业作家,但文字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的最核心的能力之一,不论是职场还是生活中,都有很多施展的舞台。
读书是一个见识作者创造的世界的过程,见世界,见众生,见自己,最终完成自己与作者创造的世界的连接,有时候我们想象自己是创造世界的主角,年少仗剑闯天涯,快意恩仇;有时候我们是一个优秀的观众,看着主角经历了那么多神奇的经历。
写作是一个运用自己的经历、见识和思考分析能力创造一个新世界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作者的经历、思考和想法在里面,作者希望能把自己的创作和读者分享,引起共鸣并得到反馈。
读书看到别人创造的生命的意义;写作总结自己创造的生命的意义。
3、写作的意义
余华和读者分享: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内心是连接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桥梁,也是知与行的统一体。通过不断的写作,完成对客观世界的总结归纳,形成认知,通过作品中的人物讲认知表达出来,完成故事和角色的塑造,赋予角色以生命。
作家创作是一个全新的艺术生命的产生过程,这个过程凝聚了作者的心血,知识、经历,那些鲜活的艺术生命让作者实现了重生。冯骥才在《时光》一篇中 面对人生的终极问题-人生的意义,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诗人离去,把他的生命留在诗句里。” 因为,生命可以通过再生的方式延续,如文中说的:“母与子的生命的转换,艺术家能用自己的生命去再造一个新的生命(艺术作品)。”读书人和艺术家都是通过思想和作品完成了精神存在的再造。这就是人世间的我们努力的原因。
读书人的终极理想,北宋的张载说的很清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中华传统文化对人生之追求有着明确定义,即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给了炎黄子孙以生命前进的动力,给了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底气,乃是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之精髓和瑰宝。也是中华文明通过书籍传承的重要动力。
叔本华说:“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旅程,我们必须自己行走,去面对路上的荆棘与艰辛。”人生的孤独在于如何在滚滚红尘中找到自己的路,不论父母,亲朋如何强大,都代替不了自己的独立学习、思考,实践和领悟。人生已过半途,静下心来想想,也是追寻自己的生命历程和体会的必由之路。
读书,见到别人创造的光,照亮自己;写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创造光,认识自己,帮助别人。写作最终帮我们完成人生意义的构建,找到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