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20岁 再读《目送》时

作者: 赵七喜 | 来源:发表于2018-04-15 22:14 被阅读6次

    初中的时候,第一次看《目送》。最熟悉的金句是:“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那个时候,我所理解的《目送》,便只有这句话。

    12岁时到异地求学,寒暑假才会回家。每次离开看着一大家人目送我坐车离开,我都会想起这句话。我以为,我理解了龙应台笔下的目送。20岁的我,因为收到朋友送的书,再一次读了《目送》,我突然发现,所谓“目送”,原来不只是父母在机场或是车站,看着我们离开这座城市。

    他们,还看着我们走自己的路。

    只是看着,不伸手也不离开。父母比我们更清楚,有的苦我们必须得去吃,那些可能会痛的路,也必须得走走才行。

    不伸手,是怕将来有一天我们没有他们可以依靠了,也得有自己承担的勇气。爸妈比任何人都舍不得我们委屈受挫,可他们就像练了满级的高手,知道我们只有一步步过了关卡,才能升级。

    正如《目送》里说到:“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而所谓的不离开,是让我们放心的往前走,若是真的扛不住了,回头,有他们在的地方就是家。

    青春期的时候,最反感家人提到“好高骛远”这个词。我认为这是他们对我梦想的不尊重,封闭的小山城让父辈们安于现状。我不理解他们为何自己没有梦想,还要扼杀我的憧憬。直到我考上大学,收到父亲的信,他说:“趁着大学努力去做你想做的事,安心把生活经营成自己喜欢的模样。比起那些有的没的,我更在意你是否健康平安,快乐自在。”直达我妈深夜看完我所有的推送后,说:“你就是我的骄傲,放手去做你想做的,妈妈永远支持你。”

    原来,不是他们不尊重我的选择。而是不曾受过训练如何去当父母的他们只能慢慢摸索,一开始怕我们受挫,所以劝告我们脚踏实地,安稳就好。后来看着我们青春张狂又有期待的模样,释然的放手让我们独立的闯闯看。

    他们也有自己的青春时候,谁的青春不曾意气风发?只是我们的出现,他们慢慢褪去少年郎儿的潇洒,转而在我们身上学做父与母。

    我们都是学徒,第一次做父母和第一次做孩子。

    这是目送,目送我们从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到拼一股劲触碰也许求而不得的梦想,吃苦和开心他们最明白。

    说到父母子女,不得不提到一个词“原生家庭”。原生家庭的确存在不可磨灭的影响。

    过年姊妹们聚在一起讲起小时候的事情,提到最多的,是我爸检查作业的严格。教师的职业习惯,使得他对我,以及对堂姐堂哥的要求都十分严格。寒暑假作业一字一题的检查,不会的他只讲一次,因为紧张和胆怯,明明没有听懂却不敢开口再问。待父亲讲完题让我们复述一次的时候,我们只能掰掰手指,按按笔帽。这些无措的小动作无疑是火上浇油。随之而来的是难听的斥责声,苍蝇拍打在手心的羞耻感和疼痛感。小学一二年级的我看着一米八几的父亲严厉批评我的模样,连哭都不敢发出声音。后来他检查作业,我就偷偷躲进厕所祈祷:不要错太多,不要错太多。

    直到现在,回想起小学被父亲检查作业的日子,我还是会后怕。但这种后怕会警醒我,寒假见习后,学生发来微信说,觉得我很适合当老师,因为有耐心。

    其实我的性格很急躁,但在面对“教与学”这个部分,我会从刻意的保持耐心和温柔,变成习惯。因为我不想再有人受到像我一样被斥责。现在我偶而打趣父亲的严格和臭脾气,他也只是淡然一笑,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把严厉渐渐收起,把温柔慢慢给了我。

    这是我和父亲的相互磨合,回过头看这条一起走过的路,离不开的便是父母时而温暖,时而严苛的陪伴。

    从严禁早恋,到询问我有没有男朋友。从“权威者”到平等的交流。从我们依赖父母,到互相照顾。

    这是目送,送我们从一个家庭,慢慢成长到另一个家庭。

    目送这条路,太长。离开的场景单一又丰富。每一次认真的挥挥手,是期待着下一次见面的拥抱。

    这些,12岁时的我并不明白。


    文章原创首发于个人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作者,很高兴遇见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我20岁 再读《目送》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rvj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