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时间读完作者采铜著《精进》,非精读,但还是有许多共鸣的句段。
“有些人面对时间的态度是随意的,忽而兴致勃勃、全情投入,忽而意兴阑珊、松垮懒散,人生就如一片片落叶,随风飘散,无所依归。”
这段话,像极了年轻时的我,可能很多人都是这样对待时间的吧?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如何对待时间。
现在的我对5年后的自己提问,想想5年后会做些什么,过什么样的生活?
脑补一下画面:5年后我55岁,女儿可能结婚生子,可能需要我白天照顾孩子;晚上看书,不再出去工作,一年旅游2次,或者随先生出差;出版一本自己写的散文随笔,完成一位喜欢作家所有书籍的阅读。
对人生来说,5年意味着什么?有多少人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职业高中毕业时,同班三个同学被分配在一家事业编的监测站工作。上班第一天,站长对我们说,今天你们是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5年后,你们的职场生涯就见分晓了。
果然,5年后,同班三个同学都先后离开监测站,一位同学继续在本行业做到管理层,一位同学在一家小企业做基层员工,而我则换了好几家单位,如浮萍,不知根在哪,更何谈职业规划!
“五年,意味着你可以去精熟一门可以傍身的技能,或者在一个学术领域完成系统性的知识储备……还意味着你可以去思考有没有可能坚持做好一件有价值的事情,甚至把它做到极致。”
看到书中这段话,很扎心。年轻时错过了多少个“5年”。花长时间学习一项技能,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年轻时错过的,现在重拾未尝不可。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如何评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花长时间去做,书中给出两个思考角度:
一是这件事在当下将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的,称之为收益期。
二是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称之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其影响会持续较久。
少做半衰期短的事情,比如玩游戏,短时间内会带来很大的愉悦感,但一旦停下来,愉悦感会迅速消失。多做一些长半衰期的事情,比如多读经典,经典的价值就在于每次读都会从中找到新的东西,不同阶段读都会带来不同的感悟。
这个周末,过的很充实,做了两件长半衰期的事情,一个是做读书笔记感悟,二是重新拿起绣针,做了一下午绣娘,这两件事都给我带来愉悦感,如此花费的时间再长都值得去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