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ar :
见信如面。
请允许我就着“友谊不灭”的憧憬,再一次如此称呼你。
伴随手机单曲循环石进的《夜的钢琴曲二十三》,我开始在白纸红线中重拾你我曾经拥有的战友般情谊的美好时光。
认识算到现在,也有超过十年的友谊了。
或许是距离拉开了我们的交流,或许是成长的世故让我们封闭了自我、不再习惯于敞开心扉。
毕业这么多年来,我俩通话的次数屈指可数,更不用说通信这种原始的方式了。
时间的分割让我们极少能沉静下来省察自我,下笔倾诉。
从毕业到现在,除了每年年终写写总结写写计划,我已几乎不下笔写如此长篇幅的段落了。
我们都在人生最青葱灿烂的岁月,存留着彼此的一段难忘的记忆 。
记得初识时,你仿佛是比我“幼稚”得多的男孩,但是对未来从不缺乏坚定、爽朗的自信。
你对于学习的热情深深地感染着我,陪伴我求学路上的漫漫孤寂,让灰暗的日子多了一扇窗口,多了一丝光亮。
依然记得,高三时每次数学考试都不及格,你听闻后果断寄了一套数学卷子过来,并自信告诉我只要认真做完,下次测试一定能够及格。
我半信半疑完成了卷子,第二天的年级测试数学便以史无前例的92分(150分满分)拉升了整体成绩,带给我唯一一次年级排名第二的无上荣耀。
那一段日子大概是我人生最晦涩、艰难的岁月,虽然自尊过度的我似乎在大多数信件中都与你调侃嬉笑、故作轻松,但只有我知道,家里环境的种种如何压迫我的神经,让我不得不奋起埋头学业。
作为被抱养的孩子,我一直对自我有着强烈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让我暗暗含着一股较真的劲儿不甘落于人后,同时对亲生父母也含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恨意。
正是这种含糊不清的内在,让我无论在考取大学,还是之后步入职场,都以一种高度的危机感和责任感迎接到来的一切。
安全感的缺失让我尤其珍视机会,当我一步步历练成长并得到相应的回馈时,虽然仅是小小的进步,我的内心亦已慢慢获得自我安定及认可。
并未联系的这么多年,我历经职场艰辛、婚礼荣耀、分娩痛苦,担任着为人臣、为人妻、为人母的角色。
一开始,以上角色都担任得不好,以至于常常感受排山倒海的压力山大,感受突如其来的抑郁侵袭。
我很爱制定计划,可是白羊座的冲动与健忘让我乐于战略制定而不乐于执行分解,拖延症搞得我神情憔悴,每每下定决定改进,每每又为再一次拖延不断自责。
感谢我现在的领导,女神经完美主义的强迫症折磨得我变成了团队最具执行力的成员,我不再惧怕给任何陌生人打电话,不再惧怕任何临时发言讲PPT,不再惧怕任何人刻意/非刻意的为难。
我制定的计划也开始一项一项逐步完成。
我很向往父慈母孝、夫环子绕的家庭氛围。可是拍拖7年、结婚3年、产后2年,已经让我深刻地认清了现实。
我的丈夫沉默寡言事业不知进取、我的小孩调皮顽劣作息日夜颠倒,每每让我恋眷出差、加班得以喘息。
感谢小时保持至今的阅读习惯,让我慢慢在书本中发现自己,思考生活的本质。
我逐渐不再陷于自己的迷思,认为周遭的一切都应该是我理想中的画面才是完美;我开始尊重每个人的本性,欣赏所有家庭成员身上具有的真和美。
甚至对于亲生父母的感情,我也愈来愈能理解他们。当年,他们在如此艰难的情境下生下我,已是一种爱的表达了吧。
我的心境慢慢变得柔和,眼界变得宽大,对世界含有更加善意的目光。
而当我这么改变的时候,我发现周遭的关系也变化了。家庭成员的关系亦变得融洽。
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哲学家把生命的意义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为此坚守他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而我,虽然远不如圣贤看得透彻,却也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应该大于生命本身。经此一生,幻化人形已如此不易,为何不至情至性,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而今,环顾生活,不尽如人意处不在少数,但我可以认真和骄傲地跟你说,那个当年狂妄自大、和你嬉笑怒骂的燕子虽然并没有丰富的阅历和过人的成绩,却大抵没有虚度人生。
她省察过去,探视内心,对未来的规划、脚下的每一步都踏实稳定。
她知道,只要付出时间,用正确的方法刻意练习,便一定能获得相应的回报。这种回报不一定是职位或者物质的反馈,但一定有内心的充盈和成长。
春华秋实。在时间的经纬度上,十五年不过一瞬间。
而,在我的地图里,那个十五岁的少年,依然不曾褪去当年的光华。
直至今日,当别人提起安徽时,我依然不忘多嘴问一个叫六安的城市,一个叫毛坦厂的中学,一位叫何聪的朋友。
多么希望,这位朋友,历经岁月的打磨,依然不忘初心,风采熠熠。
瑾愿,生活的琐碎永远不曾击垮我们笑傲人生的自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