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历史有意思读书笔记
#我的中国那些事儿#《尚书》15:大禹他爹是政治牺牲品

#我的中国那些事儿#《尚书》15:大禹他爹是政治牺牲品

作者: 我叫陈庆红 | 来源:发表于2018-11-24 07:23 被阅读28次

    #我的中国那些事儿#《尚书》15:大禹他爹是政治牺牲品

    尧典第一上 夏虞书一

    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

    佥曰:「于!鲧哉。」

    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

    岳曰:「异哉!试可乃已。」

    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


    原文  帝曰:「咨!四岳:

    司马迁注:咨为嗟,见于《说文》。

    嗟这个字,之前只见于嗟来之食,不是个太好的喊人的方式。

    郑玄注:四岳是四时的官员,主要负责四岳的事。羲和的时代,主四岳的人叫四伯。羲与和死后,分四岳的事务,设立了八伯,都是王官。八伯只知道其中4个人的名字,分别是:驩兜、共工、放齐、骨玄(骨+玄,新华字典查无此字)。疏中讲骨玄是鲧(gun)的错字,鲧是大禹的父亲

    前三人在昨天的阅读中已经出场过,共工还被帝尧给否了。

    四岳另一个说法来自于《汉书》,解释为四方诸侯。

    《史记集解》说尧时称岳,殷商则称伯。官名的变化。

    《王制》说210国为州,州有伯,八州有八个伯。

    原文  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司马迁写成: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怀有的写成襄。(这里的怀要看繁体字)

    这一句讲洪水滔天。要治水了。

    洪,《释诂》解释为大。割=害,见《广雅释言》。

    荡即潒假借字,可以理解为荡漾。襄是高的意思。陵为大阜,大土山。

    滔:水漫漫大貌。

    洪水上来,除了高地,尽数被淹。

    《吕氏春秋》记载:上古龙门未闢,吕梁未发,河出孟门,大溢逆流,无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尽皆灭之,名曰鸿水。

    相传大禹凿开龙门,使黄河往下游去。去三门峡看看,气势。

    原文  下民其咨,有能俾乂?

    司马迁注:咨作憂,俾乂作使治。

    憂,《广韵》说嗞嗟,憂声也。叹息声。

    民众忧虑,有谁能治水

    原文  佥曰:「於!鲧哉。」

    於就是于,繁体与简体。

    司马迁注:僉作皆。

    鲧是大禹的父亲。

    郑玄注:於,鸟声。

    大家一致推荐鲧治水。


    原文  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

    司马迁注:方作负。负心汉的负。圮就是毁,毁圮。方命圮族就是负命毁族。

    郑玄注:方,放也。放弃教命。

    咈,《说文》解释为违。

    尧帝不同意,表示鲧是负命毁族的人。负命也好,放命也罢,总之不能完成任务。

    原文  岳曰:「异哉!试可乃已。」

    司马迁写作:试不可用而已。尝试了用不了就停。

    异,举也。已,辍也。辍学的辍。

    岳没有解释。应该是四岳。

    四岳共同推举,说鲧可以试试,不行再辍。

    原文  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

    帝尧说:“去吧,钦此。”结果鲧治了九年,没能成功。

    读到这里,一个疑问产生了。帝尧明明知道鲧不可以用,却听从了四岳的推举,不像半人半神。

    马融注解说:尧以大圣,知时运当然,人力所不能治。下民其咨,亦当憂劳。委屈自己的正确意见,从人之非,于是用鲧。

    知道治不了,还要派人去治,让民众看到上层在努力。就是做做样子?

    许宏老师在《何以中国》一书中指出山西陶寺遗址曾发生一场暴动,民众杀死贵族,挖坟戮尸,之后陶寺遗址就不复往日荣光。如果陶寺遗址真是尧都,民众那是非常不满了。

    《后汉书》说帝尧知道鲧不能用还是用了,是委屈自己,顺应人心。听着就有点推卸责任的感觉——就按你们说的来吧!这是统治术!

    打完,收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中国那些事儿#《尚书》15:大禹他爹是政治牺牲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ke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