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知道是怎么啦。落笔成字变得异常艰难。连续写了几个草稿都不成。只好删掉删掉。难道就真的要卡卡卡一直卡壳下去了么?
不甘心,我就偏不信这个邪。可头脑还是一片浆糊。一个字都没有冒出来。脑海在使劲的搜索有什么可以记录的。
哦,想起来了,今天在去省图还书的公交车上了,遇到一个把写毛笔字当成了一种信念,当成毕生事业去追求的男士。我很敬佩他的执着精神。
公交车上,我们同坐一排相邻的两个座位。看不出他的年龄,应该也有五六十岁了吧,是从坐在他前面座位他的老婆的形态看出来的,他老婆可以很明显地看出50多岁的人,戴着眼镜,应该是一位退休的有知识的女性。
这位先生身上搁着一帆布袋子蔬果菜之类的,有两根黄瓜从包里面滚落到地上了。我弯腰蹲地帮他捡上来的。他微笑着向我表示谢意。他左手拿着一本大大的书法字。右手握着一只干净的毛刷一样的毛笔对着书法书上的每一个字在上面划拉划拉地模拟写一遍。我好奇地看着。这样写能对练字有用么?我好奇地请教他,这样模拟的练习写字有没有效果?他说,有效果,这就是在练习感觉。
他说,他一直带着这本书法在身上,利用外出等车坐车等碎片化时间拿出来边读边模拟练习。把这当成了自己的信念,当作自己追求的事业。
真的碰到了一个有趣的灵魂。他又跟我谈唐诗宋词。谈诗人所写诗文的意境,抒发的感情。讲了陆游的诗句。讲了朦胧诗的代表。着重提到了徐志摩的那首“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不带走一片云彩......。又谈到了戴望舒的《雨巷》。
他说,他喜欢唐宋诗词。还经常去背诗。感觉他的文化底蕴特别深厚。
谈性正浓,可惜他们夫妻俩到站了,于是迅速把书放在帆布袋子中,拎着一大包下车了。
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里很开心。我也到下一站就要下了。
这应该算是碰到了一个有趣的灵魂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