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南怀瑾《论语别裁》(学而二)

作者: 芳草兮 | 来源:发表于2018-06-26 17:47 被阅读358次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孔子学生,名参,小孔子四十六岁。为人老实,不太说话,后嫡传孔门道统。著《大学》。

    译:曾子说,我这个人做学问很简单,每天只用三件事考察自己。一,替人家做事,是不是忠实?是我答应的事如果忘了,就是不忠,对人也不好,误了人家的事。二,与朋友交是不是言而有信?讲的话都兑现了吗?都做得到吗?三,老师教我如何去做人做事,我真正去实践了没有?

    学问不是文学,是要以做人做事体会出来,才知道它难。这三点看似简单,实则很难做到。

    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道:导。领导的导。千乘之国:地方单位。

    译:领导一个大国家,或者领导一个单位,要“敬事而信”。一项职务宁可不接受,接受了就要认真去做,说了的话一定要兑现。对经济要能够节省,节用不是为我,而是为“爱人”。用人要在时间上恰到好处,这样部属才听你指挥,乃至全国老百姓自然跟你走。

    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告诉我们说,这个学生在家是个孝子,在外对朋友,对一般人能够友爱,进而爱国家,爱天下。做人非常谨慎,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一切都言而有信。有伟大的胸襟,能够爱人,爱天下人就如爱自己一样。假使一个人这些都做到了,再亲近有学问道德的人做朋友,还有剩余的精力,然后再学文。做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都可以,志向所在,量力而行。

    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能,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小孔子四十四岁,名字卜商。孔子死后,讲学河东,战国时大学者蒙受他影响很大。

    宋儒解释“色”为“女人”“男女之色”,说是贤人,有学问道德的人,女色都不要了,太太都不要了。南师反驳说圣人是不会违反人情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所以南师更正这个“色”是“态色”,即态度、行色。君也不单指君主,朋友同事都可称君。

    译:看到好的人能肃然起敬,在家能竭尽全力地爱家庭、爱父母。在社会上做事,对人、对国家,放弃自我的私心,所谓许身为国。答应帮忙朋友的事,就要言而有信,想尽办法去做。如果能够做到这样,尽管这个人没有读过一天书,我也一定说这人真有学问。

    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

    南师说这句的注解可把中国文人给毁了,以往解释板着脸就叫重,不重就没有威信了,学问也就不稳固了。无友不如己者,交朋友不要交不如我们自己的,至少学问道德要比我们好。那么司马迁该交谁为朋友?总统就只能跟上帝交朋友啰?

    南师解释“重”为自重,也就是自尊心。“无友不如己者”为不要看不起任何人,不要以为你的朋友不如你。先是自重,再尊重别人。

    译:一个人必须要自重,有自信心,建立自己的人格。一个没有自信也不自重的人,学问是不稳固的。我们既要自尊,同时也要尊重别人。不要认为你的朋友不如你,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世上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我们应该取其长舍其短。看到别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缺点,也不要怕改过,这就是真学问。

    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古人解释:如果大家都能孝顺父母,孝于祖宗的话,社会风气就趋于厚道了。

    南师解释“终”为结果,“远”为远因。

    译:与其要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认识了这个道理,社会道德的风气,自然都归于厚道严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南怀瑾《论语别裁》(学而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np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