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最近组建了精神分析成长小组,也受杨老师的影响报名了精分小组报名了同辈督导。甚至也约了一位老师进行精分体验,但是感觉和我自己写作的成长体验还是不同的,相比精分的成长体验,我似乎更认可咨询师的高度体验——就是什么流派不重要,重要的是理解的深度。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也更愿意给来访者用认知行为疗法,这样可以增强来访者的获得感,也可以增强咨询师的付出感。
而随后的这几天里,突然发生了严重的感冒,非常不舒服,是不是跟预约了精分的个人体验受到了阻抗有关。
情绪:有点儿焦虑
感受:有点儿选择的恐慌感
想法:我一直都有选择恐慌症,与其说有选择恐慌症到不如说是有完美主义倾向,不想多走一点儿弯路。从精神动力学的角度来说,这好像是一种对成功的防御——就是选择那个完美的不可实现的目标,停留在想象的层面,永远无法实现。而像F老师,像D老师好像一下子就能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然后不断深入,就会自称一家,然后吸收别家专长,添房加瓦。
关于这一点,我其实是有愤怒的,就是对父母的愤怒。总觉得是原生家庭阻碍了我的成长。
期待:最近一直在咨询师之家听张维扬情绪炼金术之黑化、白化、红化。一开始并不能听的太懂,但是感觉张维扬老师的声音很稳很定,然后因为躺着吗,听着听着就睡着了。总是有睡不着的时候,听的多了开始能听出滋味出来。
开始理解,黑化,为什么一年12个月,黑化需要听11个月了,因为黑化是练习体验死亡,就是如实观察,让那些隐藏在防御背后的情绪冒出来,那些不能自主的不去管它,那些能自主的也不去干涉,一旦发生干涉就抛出去和不能自主的部分呆在一起。和不能自主的部分分离,和能自主的部分也不去控制它,可以和平相处。就是不断的往下‘放’,‘松’是结果。这个过程的体验极其的痛苦,所以需要11个月漫长的训练。
比方说,我跟我父亲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他没有对童年负责已经成为一个既定的事实,用精神分析也把自己的答案找出来了,但是还是不能很好地完成跟父亲的和解。于是在情绪炼金术之黑化的部分,在练习中不断体验死亡的过程,我想杀死父亲的部分,我无法自主,那就把这部分踢出去;但是我可以伤害自己,这部分是我能自主的,这部分也不去控制,就让这部分和平的呆着,如实观察就好了。在不断的体验中,我体验到‘松’的感受。这部分是不是认知所能带来的,所以以后的日子还是需要不断的练习。
白化,即如是观察,就是由放松转入观察,是显化,无差别的自动显化。从死亡的旁观者对看到的意象不做反应。有差别的成为前景,无差别成为背景。像死亡般的放下,通过死亡获得重生机会。黑化后意识诉求被闲置,白化后意识诉求被闲置但允许观察。
红化,即用意用心,就是在无差别的背景中不去评判,不用力,而是用心,跟着心意走就行了,即是自性化过程。
如果说意识是‘自我’的中心,那么自性就是‘生命’的中心,意识不断的支配现实层面的自我,而自性就会支配精神层面的更宏大的生命。完成自性的完整,即使完成生命更宽阔的完整,自性包含自我,比自我更宽阔。
渴望:情绪炼金术是体验层面的无条件接纳,它创造了一个新的生命体,已经不需要接纳了。
自我生命力:这次完成的是链接能力,可以跟死亡的体验发生链接,这是了不起的经验体验。这其实有点儿像是在安全状态下的解离体验,就是带着安全感的体验死亡状态,在彻底的体验死亡中体验重生。
其实,真实的死亡并不恐惧——就像我喝大酒时,跟人犯浑打架,抢在马路上,精神迷离,如果要是被来往的汽车撞死了,其实自己是不会觉得痛的,我有过那种濒临死亡的体验。我能清晰的感觉到,如果自己倒了垂垂老矣,即将别离这个世界时,并不会感觉到痛,这是唯一的不可逆反的路。但是平日里一想到死亡,就会觉得害怕——这就是有差别评判的前景。
觉察:今天写的有点儿超标了,不知道是不是矛盾,自己感觉好就行了,这是最好的无条件接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