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古代文化
面对死亡,诗人啥态度(八)

面对死亡,诗人啥态度(八)

作者: 88cd0b23be22 | 来源:发表于2017-10-21 08:52 被阅读26次

八、壮志未酬,死而不已

死何足道?只是壮志未酬,心犹不甘,所以发下誓言,“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四海为家,抗清三年,今日被俘。大好河山,已沦陷泪目,天地又能有多宽呢?黄泉路近,故乡却难以割舍。待我英魂归来之时,定会见到抗清的义旗在空中飘扬。

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上海市松江人,少年天才。

父亲夏允彝为江南名士,在平时出游时,他经常带着夏完淳,使他得以阅历山川,接触天下豪杰。夏父矢志忠义、崇尚名节的品质对夏完淳影响巨大。

少年夏完淳曾先后师从张溥(也是夏父的好友,其《五人墓碑记》入选今高中课本)、陈士龙。

夏完淳天资聪颖,5岁读经史,7岁能诗文,9岁出诗集《代乳集》。短短17年人生,写赋12篇,诗337首,词41首,曲4首,文12篇。其《大哀赋》惊天地、泣鬼神。

1645年,清兵下江南,夏完淳年15岁,开始随父夏允彝、老师陈子龙起义抗清,直至失败被俘殉难。

抗清三年间:

父亲夏允彝投水自杀殉国。

伯父夏之旭自缢身亡。

姐姐夏淑吉(有蔡文姬之才,嫁嘉定侯家)出家。

侯家也是江南有名的才子之家,父子数人同时遇难,几乎全家都为国捐躯。

老师陈子龙跳水自杀殉国。

岳父钱彦林,嘉善名士,因掩护陈子龙而被捕,和女婿夏完淳同一天为国捐躯。

钱彦林堂兄钱棅和他们翁婿二人在同一天壮烈殉国。

岳母徐氏不愿独活,亦投水自尽。

岳父的两个儿子都属才子,长子钱熙因抗清积劳成疾去世(27岁),次子钱默在家破人亡后不知所终。

夏完淳的妻子秦篆,受父死母丧夫亡的重大打击,悲痛欲绝,所生男孩也很快夭折。年仅十八岁的秦篆便也削发为尼。夏家于是绝后。

就义诗

杨继盛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我虽死,但浩气仍会留于天地之间,照耀千古。生前未及报国,死后的忠魂定当继续。

杨继盛(1516-1555),明代著名谏臣,直隶容城(河北容城)人。

1553年,他上疏力劾如日中天的严嵩“五奸十大罪”,结果是被诬陷下狱,严刑拷打。

在狱中,杨继盛腿上的伤口已经溃烂。他让看守点了一盏灯过来,自己则把碗摔破,拿碎瓷片去剔除伤口的腐肉。腐肉刮去后,已经露出骨头,他又开始截去骨头上的筋膜。而此时的狱卒早已吓成了呆瓜。想当年,关云长刮骨疗毒又能如何?

严嵩已决意要杀杨继盛。这时,正好下属送来了一份处决罪犯的奏疏,严嵩在死犯名单后面加上了杨继盛的名字。而嘉靖皇帝例行公事在奏疏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最可敬的是杨继盛的妻子张氏,他给嘉靖上书说:我丈夫冤枉,他是被人强加入死亡名单的。倘若他确实罪不可赦,我愿意用我的首级来代替夫君受诛。而我的丈夫一定会战死疆场,来报效君父。

只可惜,这封大义凛然的书信又被严嵩扣下。

1555年十月,杨继盛被处决,弃尸于市。临刑前,作此《就义诗》。

张氏不久便自缢殉夫。

临刑口占

袁崇焕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广东东莞人。

袁崇焕算是大器晚成,37岁时才终于获得了人生的第一个职务:福建邵武知县。

1622年,39岁,破格任职兵部,进驻抗辽前线。

1623年取得宁远大捷,1626年获宁锦大捷。

1628年(崇祯元年),45岁,升任蓟辽总督。

1629年,46岁,六月矫诏斩杀左都督平辽总兵官毛文龙;十二月被下狱。

1630年(崇祯三年)9月22日,47岁,被凌迟处死。

兵部尚书、蓟辽总督袁崇焕是以汉奸的名义被凌迟处死的,割了3000多刀。其时,千万军民因痛恨之而争啖其肉。

袁崇焕到底是民族英雄还是汉奸,还有争论。

袁崇焕被杀之后,袁崇焕部下一位姓佘的谋士冒着满门抄斩的风险,将挂在旗杆上袁将军的头颅取下埋葬在自己家中后院。他嘱咐家人,自己死后要埋在袁崇焕身旁,并立下家训:后代子孙要世世代代为袁将军守墓。

而这一守,就是近四百年,直至今天……

就义诗

夏明翰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1900年-1928)湖南衡阳人。"五四"运动时,衡阳学生联合会的领导者。1925年以后,担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由于叛徒的出卖,1928年3月18日被捕,两天后的3月20日清晨,被押送刑场。

行刑前,敌人问夏明翰:还有什么话要说吗?夏明翰大声说道:“拿纸笔来!”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愤笔疾书,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就义诗》。

《梅岭三章》其一

陈毅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四川乐至人。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被迫战略转移。

留在苏区坚持斗争的16000多人,遭到敌人残酷围剿,大部损失。何叔衡、毛泽覃在突围中牺牲,瞿秋白和刘伯坚被俘后遇害。

敌人占领中央苏区后,残酷杀戮革命干部和群众。瑞金被杀达12万人,宁都8300多户、闽西4万多户被杀绝户。

突围出来的项英、陈毅,于1935年2月转战于赣南的梅岭,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陈毅也成为唯一没有经过长征的老帅。

1936年冬,已经和陕北中央长期失去联系的陈毅亲自去大余城和“中央来人”接头,谁知却是叛徒设的圈套,幸好被及时告知,离被捕只差几步。归途中又遇叛徒带兵搜山,于是躲入丛林。敌人为抓他这个重要人物,将梅山团团围困并放火烧山。陈毅以伤病之身伏丛莽间20多天,正是在此时,写下了《梅岭三章》。

陈老帅终于没有去成泉台,阎罗却最终难逃被斩命运。

“做鬼也不放过你”。论面对死亡这事,还是陈帅霸气。

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要么就是介于二者之间)。面对死亡,感情细腻的诗人们想得很多。作为我们芸芸众生,能想开些就是了。

<全篇完>

相关文章

  • 面对死亡,诗人啥态度(八)

    八、壮志未酬,死而不已 死何足道?只是壮志未酬,心犹不甘,所以发下誓言,“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别云间 夏完淳 三...

  • 面对死亡,诗人是啥态度(七)

    七、死亡犹不忘家国 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1125—12...

  • 面对死亡,诗人是啥态度(三)

    三、死亡,无可奈何之痛 英雄也有气短时。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贵族之后,楚国名将项燕之孙。身八...

  • 面对死亡,诗人是啥态度(四)

    四、悲壮赴死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其必死而死之,是谓悲壮之死——荆轲刺杀赢政就是这样。 荆轲(?—公元前227年)...

  • 面对死亡,诗人是啥态度(六)

    六、死亡只等闲 谭嗣同•《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有人避难出...

  • 面对死亡,诗人是啥态度(一)

    死亡这事儿,没谁能逃得脱,就算是向天再借500年都不行。面对死亡,感情细腻的诗人们又是什么态度呢? 一、向死明志 ...

  • 面对死亡,诗人是啥态度(五)

    五、心灰意冷,麻木死亡 唐伯虎(1470-1524),明代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自幼聪明伶俐,熟读四书五经,才华横溢...

  • 面对死亡,诗人是啥态度(二)

    二、明志未必都可靠 谁没年青过?年青时谁没有过志向?不过,并非所有年青时立的志向都能伴随终身。 汪精卫(1883-...

  • 面对死亡的态度

    2018年10月份,好像是个多事的月份,23号的港珠澳大桥仪式正式开通,宣告了港珠澳大湾地区未来金融会得到极大的...

  • 悲喜终,归一梦

    死亡,是每个人终将面对的事情。当死亡来临的那一刻,你会是惊惧还是安然呢? 当诗人面对死亡时,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面对死亡,诗人啥态度(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zb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