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明志未必都可靠
谁没年青过?年青时谁没有过志向?不过,并非所有年青时立的志向都能伴随终身。

汪精卫(1883-1944),名字想必是取“精卫填海”之古意。1903年赴日本留学,追随孙中山先生,致力于推翻满清王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09年,27岁的汪精卫决定以死报国:“此行无论事之成否,皆必无生还之望。”“弟虽流血于菜市街头,犹张目以望革命军之入都门也。”
他成立了一个暗杀组,目标是刺杀清廷大员。为此,汪精卫等几度赴日本、香港学习制造炸药,后来又在北京开照相馆做掩护。
暗杀组的首选目标是庆王奕劻,但因奕劻戒备十分森严,一直没能得手。后来又以从欧洲考察军事归国的贝勒载洵、载涛为目标。汪精卫身怀炸弹,亲赴车站,但因迎接的官员太多,满眼都是红顶子,没法确立目标,只得又作罢。
暗杀组又将目标定为摄政王载沣(溥仪3岁继位,处理不了朝政,所以由他爹载沣摄政),他们在载沣上朝必经的银锭桥埋炸弹,可惜在接电线时被人发觉。汪精卫等被逮捕。
在狱中,汪精卫写了这首《被逮口占》:
慷慨歌燕市,
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
不负少年头。

窍以为,汪精卫此诗大义凛然、豪气冲天,不输任何一首诀别诗。
后来在法庭上,汪精卫的表现也足够爷们儿,他和黄复生争相抢主谋死罪,汪直言:爷就是革命党人!他写下的洋洋数千言的供词,清廷认为其足以动摇人心,所以禁止各报登载。
汪精卫如果就此死在狱中,此诗、此人足以流芳千古。
正所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只可惜,武昌起义后,获释后的汪精卫性格、情操大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主张对日妥协。1935年,他批准了“何梅协定”,把华北主权拱手让给日本侵略者,舆论哗然。几个月后,他被王亚樵派遣的义士孙凤鸣(1905—1935)三枪刺杀成重伤(打进脊椎的子弹始终无法取出,医生断言:活不过十年)。
1938年12月,汪精卫离开重庆,发表公开投降日本书。1939年底和日本签订卖国密约《日支新关系调整纲要》。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任主席,提出“和平反共建国”为口号。
汪精卫叛变后,有个叫陈剑魂的人在报纸上发表了一首《改汪精卫诗》的诗:
当时慷慨过燕市,曾羡从容作楚囚。
恨未引刀成一快,终惭不负少年头。
另据说, 1941年除夕,汪精卫在自家门口贴了一幅对联:
立民族民权民生之宏愿
开为党为国为民之大业
后来被人改成:
立泯族泯权泯生之宏愿
开伪党伪国伪民之大业
1944年11月,躺在日本名古屋病床上的汪精卫已是弥留之际。当年名满天下的反清革命英雄,早已成为卖国求荣、臭名昭著的大汉奸,回想自己如梦的一生,难免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悲凉,于是,留下了绝命句《自嘲》:
心宇将灭万事休,
天涯无处不怨尤;
纵有先辈尝炎凉,
谅无后人续春秋。
10日,汪精卫病死于日本名古屋——距被刺正好10年。
当然,人是复杂的,从来就不是用一个简单的“好人”、“坏人”能概括的了的,即便汉奸也是如此。况且,也不是所有人都认定汪是汉奸。
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在法庭上就为汪辩护说:“日寇侵略,领导无力护民,国土沦丧,人民遭殃,而被迫每日生存于铁蹄下,这是蒋中正的责任,还是汪先生的责任?说汪先生卖国?有那一吋国土是汪先生卖去日寇的?重庆统治下的地区,汪先生从未向一将一兵招降。南京统治下的地区,是日本人的占领区,并无寸土是汪先生断送的,相反汪先生以身犯险,忍辱负重,在敌前为国民生存谋福祉,每天生活在敌人枪口下,这有什么国可卖?汪先生创导和平运动,赤手与日本人往还。收回沦陷区,如今完璧归还国家,不但无罪而且有功。”
当初,周作人也有类似之处。
其实,汪的个人人品很是不错。
当初汪名出狱后名满天下,但他践行着他的诺言:“革命成功后,一不作官,二不作议员,功成身退”。广东推举他为都督,他以革命不为做官,坚辞不就。袁大总统聘请为高等顾问,他以无功不受禄推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时有很多人却在削尖脑袋投机革命。
也有人称赞汪生活作风严肃,在国民党任高层时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近女色,在当时的国民党高官中,鲜有人能够做到。
1944年11月23日,汪被葬于南京梅花山麓。陈璧君亲自布置,用了5吨碎钢块掺在混凝土里,然后浇筑成厚厚的墓壳,以防墓被破坏。

没想到仅仅过了10个多月,抗日战争就胜利了。蒋介石迫于全国人民的舆论压力,决定铲除汪墓。
何应钦用150公斤德制TNT炸开了汪墓。汪尸体被火花,骨灰被随便扔到了臭水坑中。
历史从不单纯,盖棺未必定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