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人生》痛恨高加林读懂已是书中人

作者: 护士_云姐姐 | 来源:发表于2021-08-24 15:46 被阅读0次

《人生》是路遥的中篇小说,讲述的是革命初期陕北人民的城乡生活变化。

故事围绕农村高中毕业生高加林从城市回到土地,又从土地回到城市,再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的一生。

高加林和刘巧珍

高加林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所以得到一份在村里民办小学当临时教师的工作;即使是这样他也很满足,因为不用每天下地劳作也能拿着更高的工分。

他努力工作,想着有一天也能转为正式教师,他有知识,有文化不愿像祖辈那样一辈子呆在黄土里。

知识分子高加林

然而好景不长,公社书记高明楼利用权势让自己高中没毕业的儿子高三星顶替他教师的工作;是的,背后无门的高加林又成为了农民。

他不鄙视农民,但绝不愿成为农民,他向往城市的大千世界,却无法融入城市。

他气愤的想找高明楼理论,父亲忙拿住他劝导,儿啊!不可,他明楼有权有势,我们得罪不起啊!此后见着他定要尊重些,他不道德迟早会报应。

看着年迈的父母,高加林想了想,找他理论也解决不了问题,父母无权无势又能怎么办呢?

骑着飞鸽牌自行车的巧珍

他一度消沉了许久,一天父亲让母亲蒸了一篮子馍让他上街去卖,他这清高的知识分子哪里拉得下这脸面。

他一声也叫不出来,更尴尬的是他还遇见了在门市部和广播站工作的同学张克南和黄亚平,他慌慌张张的盖好馍说:只是来城里走亲戚。

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老太太要买,一看竟是同学张克南的妈妈,还好没被认出来,他收起馍急忙说到,这馍不卖了。

他看到一家图书馆便进去呆了半天,他想:这才是属于他的世界;于是天快黑了他一个馍也没卖出去。

在桥头等待加林的巧珍

这些都被一直跟在身后的巧珍看在心里,他高兴加林成为农民终于配得上他,但也心痛他满身的才华没能得到施展。

巧珍在他回家的路上等待他,说到:加林哥我知道你一个馍也没卖出去,你在这等!我去帮你卖馍,于是提着馍送到城里二姨家说;我妈让你尝尝,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钱递给加林,你数数,一个馍一毛钱。

加林感激到,巧珍你真行!巧珍抓住机会说加林哥要是不嫌弃我们凑合过,以后我上山劳动你呆在家里,我让你过星期天。

插画里的加林和巧珍

后来的日子巧珍为高加林学习城里小姐刷牙,牙床都刷出血了她也乐意得很,再后来他们的恋情被村里的孩子发现。

父亲刘立本不明白巧珍为什么不喜欢老实会做生意的邻村生产队长马栓;却偏偏喜欢满窑没一件值钱东西的高加林,扬言要打死她。

警告家林的父亲玉德老汉管好自己儿子不然卸掉他一条腿,结果窝窝囊囊一辈子的父亲举起刀吼到你敢动我独苗加林试试。

父亲看着加林说:巧珍他爸是村里的“二能人”我们高攀不起啊!加林提着东西就出门,你们一辈子没出息,我的事我做主;说完扬长而去。

更加张扬的带着巧珍在村里顶风作案。

后来加林在外当兵的叔叔回来了,他派到当地当劳动局长,马长胜为了巴结叔叔和高明楼勾结连忙给高加林安排了城里通讯干事的工作,且让高加林住进了县委大院。

高加林终于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报负了,他在城里遇见了同学黄亚平,她们兴趣爱好相投,理想报负一直致。

亚平家境优越,性格开朗,打扮时髦,还有学识,有体面的工作并且中学时就喜欢高加林;只是他回土地去无法在一起,可如今不同了,加林在城里有工作,有才华,有上进心,亚平大胆炽热的追求高加林。

高加林和黄亚平

深思熟虑后,加林做出了选择,如今他的理想实现了,需要权势的助力才能走得更远,而与巧珍结合注定这辈子都要栓在黄土里了。

于是他让开拖拉机来城里拉货的三星稍话给巧珍,说在初次相遇的桥上见面,巧珍很开心的来赴约,一见面就问加林哥,出什么事了,加林淡定的说到“我可能要掉到几千里外的地方去工作了”巧珍明白了,转身离开,默默流泪。

回乡时的高加林

高加林的即将美好的仕途是通过拆散黄亚平和张克南的感情而获得,这遭到克南妈妈的报复,她向纪委写信检举高加林走后门,于是加林下岗了,权衡之后黄亚平和他分手了。

是的,他又下岗了,又成为一个农民被送回高家村,而巧珍也已经嫁给了马栓……

剧里的高加林是现实的,同时也是悲哀的,他身上有无数农村青年的影子,在面对事业与爱情的挣扎中迷失了自己,农村资源的匮乏使他拼尽全力也无法挣脱命运的束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初读《人生》痛恨高加林读懂已是书中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vrd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