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我停发朋友圈,至今已经半年多。
除了在简书,公号也从没在大群推广过。目前28个僵尸粉,是偶尔有次发文,个人简介直接拍过去,忘了删除ID,没想到好心的编辑给推了出来。
现在每次更公号,也会刻意把打赏关掉,除非偶尔忘了。
要是简书有这个功能,我也会一起关掉的。
关闭社交工具,减少功能,我这是要自绝于党,自绝于人民吗?
不是,我有我的理由。
1、关注的社交工具越少,越能聚焦写作。
刚开始中稿那会儿很兴奋,加上金主也欢迎多渠道推广,就在朋友圈请求助力。
这样做引发的不良后果很多。
比如,朋友表扬过度。但是你没精力回复,可是你不互动,怎么能得到别人帮助呢?
比如,自己定力不够。很留恋各种彩虹屁停不下来的感觉,所以一再手贱刷朋友圈。
比如,你总是停留在这篇文章带给你的荣耀中,无法专心构思下一篇。
种种。
所以,我停更朋友圈,打住虚荣心,迫使自己专心写作。
2、写作笔力还不够,还不能过分专注营销。
这一点,可以看做第一点的逆向思维。
自媒体时代,光会写作还不够,不会自我营销会很吃亏,这点我很清楚。
涨粉、引流真是一门值得好好去研究的学问,但我现在一没精力,二是写作没到那个火候上。
发公号名片很简单,但是把人家拉进来却留不住,是一件很悲惨的事。
什么时候把写作炼到炉火纯青,形成自己的风格,公号才能有粘性。单纯靠互推、广告之类,牵扯精力太多不说,治标不治本。
真正能吸粉的,首先还是写作能力吧。
等到笔力渐深,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大部分平台爆了,推广的因素很小,爆文引流的因素很大。
所以,开挂没有捷径,努力才是硬道理。
3、打赏、付费,你的文字值吗?
简书的付费文章我是不点的,不是不认可,而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没时间去甄别。
我一直很尊重一位自媒体先生,他的公号不接广告,不开打赏,群课也不收红包。他的文章质量很高,全是干货,很少挂一些偏颇的个案故事。
他说自己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高全民认知。
他留给我记忆最深的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好文章,应该体现一个作者内在的气质。
我跟他想法一样,从不怕别人会盗取自己的写作经验,不吝与别人分享。
凡事都要付费,你的文字真的值得吗?
讲真,从小白一路走过来,我有个特别深刻的体会:
一个真正热爱写作的人,免费资源就够用了。
那些天天在追逐知识付费的人,对写作的诚意值得反思。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反而是廉价亲民的,比如一本书,一个无私的公号主,一个愿意帮助你的人,一个乐于提供免费资源的APP,这些都值得我们追随和感恩。
4、避开熟人,让陌生人给自己文章打分更客观。
关朋友圈,不在朋友中推自己公号,有两个原因:
1)有些朋友对你的了解是固化的,可能还停留在N年前,你跟他共处时。
因此,他对你的文章只有两种反应:过奖或不屑。
怎么说呢?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朋友,他们很少肯定别人,对周围的事情都持“不过如此”的态度。所以,当你求关注时,这种人往往会冒出来,留给你几句不阴不阳的潜台词,让你自己去思考画外音。
不要给这种人机会,也不要让这种人得势掌握评价你的权力,他们会消耗你的能量。
还有一种朋友,当初你们在一起时,他并不了解你的写作能力,所以每次你一发文,他都会跑来赞叹:没看出来,你还是个大作家。
孔子说,君子不器。无论他恭维你是个大什么,把你捧上天,你都开心不起来。
所以,还是默默关掉朋友圈吧,圈子不同,何必强融?别把宝贵的精力用在这里。
谁是你的好友,你自己心里清楚,把文章私信给他就可以了,自然会收到你想要的,恰如其分的意见和祝福。
2)有些文章,熟人难免躺枪。
写作都是身边事,肯定无法避免代入你周围的朋友和同事。如果处理不好,要当心有人对号入座。
如果你写故事之类的,更要回避发朋友圈。因为同样一件事,朋友可能跟你的认知不一样。而且,在敏感的话题上,熟人是很难允许你跟他意见相左的。
比如同在一个家庭,写到某位亲人,可能其他家人就不赞同你这么写。
如果我们没有村上春树那种本事,在写小说时,都会进行很深层次的洗白和包装,让人无法对号入座,那就避开熟人吧。
把文章交给陌生人,能完美避开以上两种情况,能帮你获得更客观、更公允的自我评价。
这也是我窄化社交工具的重要原因。
总之,一切努力,都是为了集中精力,在写作上深耕。
以上,与你分享。
冰雪溪,用文字认识自己,用文字与你相遇。公号@冰雪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