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萌宠简友广场
《论语》宪问篇第十四(一)

《论语》宪问篇第十四(一)

作者: 好的东西大家一起分享 | 来源:发表于2021-04-06 18:10 被阅读0次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译文】

原宪问孔子什么是可耻。孔子说:“国家有道,做官拿俸禄;国家无道,还做官拿俸禄,这就是可耻。”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的人,可以算做到仁了吧?”孔子说:“这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但至于是不是做到了仁,那我就不知道了。”

【摘抄】

君子重道德品质、人格道义,人格道义通俗的说就是“骨气”。君子义在利先,小人利在义先。孔子认为不讲人格道义而屈从利益是苟且行径,是人生耻辱,宁为君子、不当小人,故有君子不食嗟来之食,人生要有尊严的活着。好胜者欺人、自夸者虚荣、怨恨者狭隘、贪婪者俗恶,这些是人生缺失优良品性和心理层次低下的表现,克服这些缺点还没有达到仁爱、宽厚、坚毅、高雅的心灵状态,因此孔子认为克服这些缺点难能可贵,但不能断定是否达到仁。

【感悟】

邦有道辅之,邦无道隐之,不为食禄而折腰;“克、伐、怨、欲”是克制,无损与人,还未达到与人为善,有益与人,立人达人;是否达到仁,还要看能不能更进一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宪问篇第十四(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whek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