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感—读《文学常识》有感

作者: 岩龙的书 | 来源:发表于2021-03-07 23:57 被阅读0次
为生活在和平年代能自由追逐文学梦想的自己感恩。

文学,对我来说是遥不可及的,像明朗夜晚中抬头仰望的星空那么远;也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像从书本上看到的珠穆朗玛那么高;但她又是那么的重要,在生活中担任必不可少的角色,并一直陪伴着我前行。

小时候365个童话故事点亮了对文字的好奇,不同的文字组合在一起竟然能让自己着迷;一千零一夜燃起了对世界的好奇,原来在地球上还有除了黑头发黄皮肤之外的奇迹;一本本薄薄的故事会竟承载着世间乐哀怒喜,它向我揭秘了大千社会的神秘;豆蔻时挑灯览平凡世界的苦难,似懂非懂地解读着命运的扭转;碧玉年华的年纪喜欢上狂人日记,认识了那个文思革的大家,原来身高和才华没有半点关系;毕业季的夏天搬着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啃完,感叹那个叫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人儿啊真能写,能写出像他的名字一样长的厚厚的字典……

那些的字汇集到一起有了一个名字—书,没有人告诉我哪些该读哪些不能读,像五谷杂粮一样吃到肚子,还真养育了一颗喜爱文字的心。清新小桔灯的冰心奶奶、温柔的琼瑶阿姨、仗义的金庸爷爷、坦诚的莫言伯伯……只要好看就一系列大包大揽,直到有一天我看了这本刘再复老师《文学常识二十二讲》,才清晰的知道原来看过的是“文学”。原来文学就在我的身边、就在我的眼前、就在我的心里面,也一直与她相伴。我雀跃我欣喜更为之疯狂,因为我坐拥一个大宝藏。

感恩让我遇到这本书。

其实这是一本刘教授给一所大学上课后整理课稿,从第一章开始像剥玉米一样,一片一片打开了我对文学的神秘感,让我清醒的认识到什么是文学,还有并不是只要写出来的都能称之为文学作品。先生给文学的定义是;文学是多种精神价值创造形态中最自由的形态,是自由心灵的审美存在形式。每一课都有细讲,文学真实超越的天性、作家应有怎样的心灵、想象力和审美形式要素、文学的净化—警示—范导功能、与自然与自我与艺术与人生与文化等等的一一剖析,让自己醍醐灌顶。

说实话看的时候仿佛拨开了云里雾里的飘渺,见到了文学的真身,但合起书来详细地介绍还真的没有那个记忆力,总之是真真切切地领悟到了,其中对书中两个知识点印象最深,第一个是什么是“文学创作的初衷”?刘老师用简单精辟的“有感而发”四个字来概括。他解释说:诗人散文作者、小说作家(开始时并无“家”的桂冠)开始写作时并没有当今作家那么多功利企图,只是“有感而发”。或者说只是心灵有所需求而已。“有感”之“感”,是一个极为丰富的概念,包括感觉、感动、感触、感悟、感知等,更具体地说,人因为有痛著感、压抑感、孤独感、恐惧感、伤感、罪恶感快感、耻辱感、发现感等感觉、所以才想表达出来、才想诉说、才产生写诗作文的冲动和欲望,可谓是‘人有七情,应物所感 ,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这就是说在简书写着的人儿们都在进行着文学创作啊,参与文学创作多么神圣的事情啊(窃喜)!是的这种感觉不写出来表达出来难受,开心啊肺腑之言。同时老先生认为是“能写出人性的困境与人类的生存困境”乃是文学创作的密码。这个就要历练了,享受生活的每一天收集起来就是创作的素材。

第二个知识点写作大忌和怎样才能算是成熟的作者?要想写的好要经历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这是一个不断抛弃旧三腔调(学生腔、教化腔、文艺腔)的过程,所以写作的大忌就是装腔作势。成熟的写作者下笔一定要自然,要质朴,要真实,完全没有表演了那才算到达如火纯青的成熟。这个成熟对所有人来说既是一个梦想也是一个漫长而又美好的过程,但只要保持对文学的“有感而发”即出自内心心灵的需求而发,把创作看作是一种活下去的需求的话,那一定会有成功的可能。马爸爸不是说过嘛:梦想一定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对与这种能拿到大课堂上授课的通俗易懂知识教科书,相信对有文学梦想的朋友真心的受用,真心推荐。感恩遇见,学以致用。

【此文仅本人读后愚见,不喜者勿喷】

宝典

相关文章

  • 后感—读《文学常识》有感

    为生活在和平年代能自由追逐文学梦想的自己感恩。 文学,对我来说是遥不可及的,像明朗夜晚中抬头仰望的星空那么远;也是...

  • 语文课(预习自学指导)

    一.现代文 预习: (一)初级 1.标小节,有感情地读课文; 2.文学、文体常识、作者、写作背景; 3.积累字词(...

  • 文学常识深

    学文学常识深 学海无涯文学在 学习文学路有常识在 文学常识深远有可学

  • 语文基础(二)

    一、 文学常识 文化常识 二、 字音 字形 词汇 修辞 文学常识 基础班——时代演进与文学标志的对应 中国古代文学...

  • 8.5

    “理论的主要效果是批评‘常识’,即对于意义,写作,文学,经验的常识” 读解释理论的理论还是有些晦涩,作者这里提到了...

  • 文化素养(记忆思维导图)

    传统文化 地理名胜 艺术成就 文学常识 历史常识 科技常识

  • 教师: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

    教师: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 ——读《教学常识》有感 在李政涛教授的《教育常识》中,引用了考门夫人在其...

  • 建国后的文学偏门常识

    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文学新的纪元的开始,一般称为 当代 文学。 2、从50年代初期起,以赵树理...

  • 格非笔下的“疯子”意象

    格非笔下的“疯子”意象 ——读格非《江南三部曲》有感 (假期闲暇,重读格非小说,偶有小感) 文学作品里将疯子、傻子...

  • 最强大脑(十五):语文知识轻松记3

    第二节 文学常识记忆 在语文学习中有两大必背知识:文学常识、诗词文章。文学常识不仅仅指的是中华几千年文化知识,还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后感—读《文学常识》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jy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