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正态度,后正行为
早上钱老师连堂考试,占了大课间和第二节,我就可以去门口广告公司商量一二年级游考手册的排版设计了。
每次到了期末,又担任主课又忙行政工作的我们是最崩溃的。没有整片属于自己的时间,忙工作的时候会有孩子和家长来打断,或告状或求助或问问题,忙着上课改作业的时候,又会不停地来工作任务。开了个番茄钟,列了期末我能记得的注意事项,然后一项一项用笔往下勾。
麦肯锡工作法和番茄工作法,这些都是我日常从书里学来的,尽可能提高自己工作效率的办法,也算是开卷有益吧!
第四节是我的课。铃响,我进班级,看到的依旧是孩子们松弛的状态:半个班的座位空着,坐着的孩子在聊天、拿书,三分钟铃声再次响起后,还有不少男生抱着足球、拿着篮球拍三三两两地往回走。这三分钟应该拿来读必背课文的时间,又一次被荒废了。
先处理态度,再处理题目。我请孩子们起立,补读课文,我在一边用手机连接电脑,打开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然后静候他们读完一轮。
大约是看我脸色不善,孩子们虽然没有被呵斥,也乖乖地大声读完了。之后,我开始指出他们的小细节,以及本次考试诸多失误的地方。想要足够的自由,就必须先证明自己足够自律。我规定,如果下午我两次抽查的情况不能令人满意,那我就只能加大复习力度,牢牢抓着不放手了。
接下来的一节课和中午的午课,孩子们的表现终于让我放心了些。下午一节英语一节数学,孩子们的参与度也还不错,终于又放心一点啦。
针对性专项复习
下课以后,校园里还是静悄悄的。各班的孩子们都趴在桌子前,“唰唰”地写着练习。
期末的复习课,就是这样枯燥的。这样的课好上,不用写教案,无非就是上课、做题、对答案;这样的课又不好上,它要求每一个老师都要义务加班改卷,要求老师针对班级学生复习中暴露出来的弱点灵活地变更班级的复习内容。
本来我期末的预设复习内容是蓝本子的练习,却因为考试中孩子们暴露出来的非连续性文本解答和听力等弱项而改了主意。眼见得蓝本子应该是讲不完了,不过如果他们真的能掌握了专项的答题技巧,应该会比重复的讲解要好得多。
今天两节课,两个大内容。第一节课,我们讲解非连续性文本内容的概念,在案例中学习如何阅读票据、包装袋、说明书、统计图。这是最近几年绿色评价几乎都会考的东西,也是孩子们特别容易失分的语文能力考察。


第二节,我们讲评昨天的期末练习卷。这次的练习卷孩子们的反馈并不理想,满分1人,90分以上仅9人,80分段19人,70分段11人,60分段1人,不及格3人。成绩先不论,我们先剖析这次考试的难点。
听力这次从送分题变成了“大Boss”,要求学生听完并概括,混淆词语太多,孩子们答得很糟糕。我们讲解听力的答题技巧,再重新听张老师录制的听力材料,在文段中找到对应的答案。接着,我们重点讲解缩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震耳欲聋的噪声”的演变方式。最后,我们抽丝剥茧地去研究如何审作文题,这次的扣分点主要在哪里,可以怎样改进。这么下来,也能把简单的题目做成专项来练习。
下午孩子们上课,我窝在办公室里埋着头做四、五、六年级的考场编排,一张一张做准考证,一张一张做桌贴。等下孩子们放学,我又要去参加学校的大会了。周末要完成研学的工作叙事、ppt,自己班的优化大师的上万字的评语还等着我呢。期末,真是学生和老师双重煎熬的岁月呀!
“我可以拿这个当素材来练习”
放学,跟孩子们说,因为大家目前的语文能力和复习进度各不相同,我们就不统一布置作业了。但是有两样必须做,一样是必须趁着周末把语文书从头到尾大声朗读三遍,要求眼随字动,音量控制在耳朵能清晰听到的范围;另一样是上交研学游的电子稿,这次我们当大作文来写,除了具体写活动,还应写“学”和“感悟”。
站路队的时候,雅婷拦住我问,她两次都碰巧没有参加,那应该怎么办。我随口跟她说那要么就不写了吧。雅婷告诉我:“我有个好主意,老师你看可不可以。同学们都会往群文件里传素材的,到时候我多看看大家的作文,用大家的素材来写我自己的作文,当叙事文练习了。”
真是个好主意。雅婷这个学期好像突然长大了,不但不主动偷懒,还能在老师都允许不写的情况下,自己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给自己加码,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