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杂文小品读书散文
历史的复生——读《北京法源寺》李敖

历史的复生——读《北京法源寺》李敖

作者: 素烟子 | 来源:发表于2020-11-05 11:22 被阅读0次

法源寺还没拜访过的

看了书我又好像亲临其中似的

它的灵魂已经有知己,

把它小心翼翼地装进了书里…

我感知的书里就是这样的一个午后

这本书是文学社推荐阅读的,准备在阅读活动中讨论戊戌变法和法源寺。

从来没有接触过李敖的文章,世人皆说他言语犀利,口无遮拦,著作等身,文史研究天才,世纪仅此一人,赞誉与谩骂等身,也仅此一人而已。

对于作者的探讨,我尚无了解,而对于这本书的探讨,大有文章可作。

历史小说市面上很多,不同朝代,不同神人,他们的一身,离不开一个时代的羁绊。

而真正将小说的情节、对话、悬念……融入历史,不掺杂任何虚无的猜测,又增添了人文,哲学,社会的思考,《北京法源寺》这本书做到了,作为李敖的仅有的小说,它成功展现了作者的惊人的笔力。

名人的会面

原来那些永垂青史的名人,在书中也不是预言家,而是未知前路,不断寻找任务点的提剑勇士。

他们一见如故地用力握着手,现在都是踌躇满志的青年,在历史的天空下,谁能想到彼此今后的命运?

康有为在走进法源寺之前,从没想过遇到同乡的知己。梁启超在走进法源寺之前,从来没想过遇到经学博大的谭嗣同…

就一如他们在遇见法源寺之前,从没想过渊源的佛庙冥冥中牵缘着历史的因果。

复生的新释义

复生,是谭嗣同的字。取自于一次儿时灾难中有幸不死,是为复生。

革命中的复生,为的是光复的复,光复国家山河清明,生灵无恙,为的是生命的生,拯救生命中的牺牲,是永恒的重生。

谭嗣同的一生,从未想过为了戊戌而生,最终决绝地想着为了戊戌而死。

世人将他列为君子,标志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后果,声明了维新派力量仍无法和保守派抗衡的本质。一场春风化雨的革新,一个血腥暴力的下场,君子之死便在大事件的遮挡下,成就了悲壮主义的产品。

谁还记得,君子为何而死?

以死明志,先人慷慨而去,以魄力震撼人心

复生,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枯萎和另一场轰轰烈烈的萌芽。

复生,是变法的入坟,是革命的引线。

历史在新陈代谢,思想在新陈代谢,

流血是偶然,复生是必然。

梁启超的字释义也颇有意蕴

遇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生何求。

在民族危亡的时代,饱学之士以毕生所学投付于疮痍的国土,誓死捍卫心中的正道。

时代造人难遇,而无人愿生于水火。

历史的告别

历史书上没有记载谭嗣同离别前的总总,李敖给了这一段空白深入灵魂的点缀。

他愿如昙花一般,但不愿昙花一现。他愿用血来敲醒沉睡的国人,撼动西太后的魔爪,刺激革命的觉醒,保卫维新的种子……

一走一留,一死一生,

看似背道而驰,但都是前进的方向。

我们是上帝的眼睛,我们在历史的背后翻看着历史的轨迹,

我们都知道谭嗣同的心愿实现了。

相关文章

  • 历史的复生——读《北京法源寺》李敖

    法源寺还没拜访过的 看了书我又好像亲临其中似的 它的灵魂已经有知己, 把它小心翼翼地装进了书里… 这本书是文学社推...

  • 寂寞余花

    初秋时节,心中焦虑,人事扰扰,车马纷纷,偶忆《北京法源寺》。大学时读《李敖大全集》,开篇第一文便是《北京法源寺》。...

  • 浅读胡适

    读胡适,始于台湾才子李敖,当年是看《北京法源寺》才了解李敖先生,因李敖先生向来放荡不羁,但是对胡适的评价极高,兴之...

  • 《点评李敖》阅读笔记

    李敖(1935年4月25日—),字敖之。作品有《北京法源寺》、《传统下的独白》、《历史与人像》、《教育与脸谱》、《...

  • 今天第一次走进法源寺

    法源寺,记得那还是在上中学的时候开始知道,2008年正式开始读李敖先生的《北京法源寺》,全本小说里边只有提...

  • 《北京法源寺》变法者的皈依

    李敖《北京法源寺》 契阔四十载,难忘大陆人。再读李敖已是12年后… 目睹一本充满英雄主义,大是大非的《北京法源寺》...

  • 世间繁华,不过一掬沙……

    拜读李敖北京法源寺 拜读李敖先生的北京法源寺后,一些感触颇多,有意犹未尽之意,又佛缘因果佛门之地引出华章,由悯忠...

  • 读李敖的《北京法源寺》

    看李敖的《北京法源寺》,还没看完,目前有以下一些体会: 1、感觉其更多的是利用小说这一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一些问题的思...

  • 千古与万岁

    初中的时候读《李敖文集》,有《北京法源寺》和他的一些杂文,现在回想起来大多数内容已经记不清了,《北京法源寺》里就还...

  • 我读李敖《北京法源寺》

    从神秘的棺材到掘坟,一幕幕悄然落下。死去的停棺于此,活着的终将死去。小说固然有小说的写法,不过,李敖笔下的法源寺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的复生——读《北京法源寺》李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yeo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