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知道一把这样的铜芯锁,锁住了多少人。我只知道,在遇到她的那一刻,我的天空从此不再黑白,出现了绚丽多彩。
—— 题记
我是一名高中一年级的男生,刚从中考的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进了我们市最好的重点高中,而且是最好的零班。
拿到中考通知书的那一刻,我第一次看到了母亲的笑脸,她眼神里的欣喜,让我瞬间明白,读那些索然无味的书本是有好处的。因为如果不是因为中考通知书,我也许看不到每天摆着苦瓜脸的母亲,竟然也会有满脸开心的一天。
母亲的苦瓜脸都来源于我那从未见过面的父亲,而他对于我,则是一个陌生人。
从我出生,父亲说为了给我们母子更好的物质生活,远走他乡去了广州。而且一走就走了六年,在他离开的那六年里,只剩下我和母亲待在一个穷乡僻壤的乡下,日夜受着别人的白眼。
母亲说父亲刚离开时,她以为自己能好好照顾我,可是时间久了,她发现孩子的成长如果没有丈夫的参与,她会越来越力不从心。
因为父亲,我自懂事起,就被别人奚落,他们都在说父亲不要我和母亲了,否则怎么一走就走了六年。这些年,他除了每个月雷打不动地寄1000块钱,没有任何地只言片语。
开始的两年里,母亲想知道为何父亲过年不回来?即使工作再忙,也应该打个电话回家,问问她们母子过得好不好,孩子是不是能说话走路了?她一个带着孩子会不会很辛苦?他的母亲有没有给她不好的脸色?
第三年四年,她想离开家,到广州去找父亲,她要当面问问他,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让他这么对她?难道他不知道,因为他常年不回家,村里的人开始胡言乱语。儿子才四岁,就知道哭着问她,为什么别人都有爸爸,而他的爸爸哪去了?
她告诉他,他有爸爸,爸爸性格很好,长得也很好看,只是他为了给他们更好的生活,所以到外地工作了。可是儿子又问,他只是工作去了,又为何一直不回来?连过年电话都没有一个。
这个问题她也想问,只是谁来回答她?
有一天,她将熟睡的我,偷偷放在爷爷奶奶家的厨房里,想打算暂时离开,去广州把事情弄明白。只是她还没走出100步,就听到我突然醒来的哭声。据她说,那哭声是我走路说话以来最大的一次,她本狠下心不回头的,只是那一声比一声大,她揪心,最后无奈地收住了脚。只是那脚一收,就再也迈不动了。
第五年,母亲不再想着去找父亲,只是每天晚上她等我睡着的时候,走出家门,独自做在那棵桂花树下,一坐就是好久。有时我半夜醒来,寻找她时,总能看到孤单的她在树下发呆。那一刻如果抬头,就会发现月光很白,白得让人烦闷。
第六年,我该读书了,为了读书环境更好,母亲带着我离开了乡下,来到了城里。
第一次感受到车水马龙时,我看到了母亲皱眉的样子,我知道她不适应这样的环境,但她搂紧我,说:“儿子,以后,我们就住在城里了!”
她第一次将我送去学校的时候,转身时我看到了她的眼泪,她很久没流眼泪了,至少我很久没看到过了。
我跑过来抱着她,告诉她:“不用担心,我会好好读书的!”
她点点头,亲了一下我的额头,然后放开我,转身离去了。
随后她去学校周边找了份工作,说要补贴家用。其实,我知道,她是为了消磨我不在她身边的时光,更是害怕自己闲下来的胡思乱想。
说到父亲每月的1000块钱,准备离开乡下的时候,母亲就带着我找到爷爷奶奶。她说:“既然他不回来了,从此以后我和儿子就和他再也没有关系了,他的钱就留给您们二老了,就当是他这个儿子孝顺你们的!”
母亲是骄傲的,从此以后,她要割断那个和她有着婚约,却已经除了每月的收款,就没有丝毫联系的父亲。
这样的决定是她的自私,同时也是她对于这场婚姻最后的抵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