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听讲座《伤痛,如何言说,文学如何表现遗忘与记忆》。由作家,翻译家,于是,黄昱宁老师,以及复旦大学人文学院的潘天舒教授三位大咖共同探讨在这个日益老龄化的时代,如何面对疾病给我们个体,家庭,和社会带来的痛苦。
于事老师写了一部新作《查无此人》。故事脱胎于她自己的亲身经历。父亲得了阿尔茨海默症,在陪伴和照料父亲度过的最后岁月中。她开始思考那些被遗忘的记忆,以及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死亡。
这本书一写就是八年。在这个过程中她看着父亲的病一点点恶化。从最初的懒言少语,性格变化,到后来忘记了所有人,所有事,忘记自己该做什么。作为病人家属,这件事本身已经充满了痛苦。而作为一名作家,她更敏感地思考到现实世界中这种情况的普遍性。
阿尔茨海默症已经成了老年病中的绝症,相对于其他的病症,它的杀伤力更强,病程更长,带给患者和家属的不只是生理上的病痛,还有心理上的巨大压力。一种疾病对家庭的影响不仅关乎个人,还有社会的方方面面。
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于是老师选择用小说的方式来呈现这个过程。也希望通过这部文学作品,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个病症。让更多的人来关心爱护这个社会群体。而且她没有用煽情的方式来记录痛苦本身,而是选择了从人类学的社会调查切入,讲述了那些上一代人没有提及,下一代原本也不想了解的记忆。
从一个不知道自己很快也会变老的年轻人,到面对父亲的疾病意识到自己跟上一代的人相差无几的中年,再看着日益衰老,衣食住行都需要人照料的老人。她渐渐意识到人无非“出生”“入死”,生命的价值原本无法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每个人记忆中选择性遗忘的,可能是不想回首的往事,更多是无法记住的时光。
孩子走访了父亲的亲朋好友,把他没有告诉自己的往事一一记录。她想帮父亲留住的不只是属于他自己的故事,还有那一代人燃烧激情的青春岁月。从人类学的角度来回溯历史,也许被遗忘的记忆是那一代人不想被提及的往事,忘了也好。
对于疾病,在没有事到临头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足够理性。想想我们都有过天不怕地不怕的轻狂年少。似乎“生命”在我们的字典里是那么无关紧要的东西,儿时读“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其实诗的豪迈在现实生活中脆弱得不堪一击。到了一定的年纪,看过生老病死,就懂得什么是无奈,什么是欲哭无泪。
父母教会我们的不止是怎样生活,怎样学习,也教会我们为人处世,适应环境。然而这一切还不是最难的,等到有一天他们教会我们如何面对疾病和死亡,那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课。每个人都会面对抉择,伤心,痛悔……也许,在那一刻还没来临时,我们就需要做很多的铺垫,很多的心理建设。
想到得了阿尔茨海默症的外婆,她已经93岁,患病多年早已经不记得我是谁,不过在舅舅的精心照料下,她仍是健康快乐的。到了最后的时刻,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相处的每一分钟,多倾听,多陪伴,让这段旅程充满温暖的爱。
虽然今天讲座的话题有些沉重。不过听三位老师讲述他们各自的观点还是受益匪浅。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也不知道努力拓展的生命宽度里即将发生什么。但无论是什么,都可以用笔记录下来。因为,这些文字都是我们存在过的见证,是让我们变得更好的功课。珍惜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不再辜负健康活着的每一天。
功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