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精品屋早教课堂亲子教育
5分钟早教 | 7表扬、批评与引导感受

5分钟早教 | 7表扬、批评与引导感受

作者: 昭哥聊聊 | 来源:发表于2018-03-16 09:22 被阅读17次

(此文为《给父母的5分钟早教课》第一辑 思路篇  第六章 )

  “宝宝真棒”,“宝宝真乖”,“宝宝真聪明”是我常听到家长嘴里说出的话。其实每次听到我都会情不自禁的皱皱眉头。

    诚然,相比起过去一概而论的严父出孝子的理念,现代人更多的懂得了正面激励和表扬在建立孩子自信方面的良好作用,可我要说的是,表扬有道,要避免不加思考的表扬中有些不好的影响。以上几句表扬的话,我认为并不是很妥。无论表扬也罢,还是上文的比较也罢,我们最终都是希望收获一个结果,一个对孩子更有益的结果。


    这其实是堂管理学课。

    管理学上有个基础的道理,叫就事论事,或者说谈行为而不谈个性,一般用在管理层对待员工时。常见的场景是,如果一个员工事情没有做好,管理层对他的谈诫最好是明确而单纯的指出具体不足之处,同时培训其正确的做法。比如:这个错误在于你没有遵从正确的步骤,来,咱们重新过一遍正确的做法,。。。这下明白了吗?下次不会再错了吧?等等。而如果管理层仅仅出于情绪因素劈头盖脑的来一句:“你怎么那么马虎”,“没见过你这么懒的”,“教过你多少遍了,真没用”之类,这些语句就是指向了个性而非具体行为,可算是一种人身攻击,其后果往往只会激起犯错员工的愤怒和防卫甚至对抗。

    这个道理反过来看,也是一样,人身攻击如此,人身表扬也是一样。对于孩子,我们在其做得好的时候,如果笼统的说你真棒,那么同样变成了在谈论个性而不是具体行为,其导致的后果是什么呢?孩子会很快遗忘自己为什么事情而被表扬,他只会选择记住被表扬时的愉悦感,并且在反复的被肯定中深深的认同自己就是很棒,自己就是很聪明,至于为什么被这样评价不重要。久而久之,会滋养出一种常说的骄娇二气。

    其典型的表现是,一旦以后出现他做得不好,又被同样个性化的言语评价时,他会如何反应?要知道说以上那种表扬话的家长,往往同样也是会说出“你怎么那么马虎”,“你怎么那么笨”这类批评话的人。孩子对此是无法理解的:你明明一直承认我是个聪明的孩子,为什么今天要说我笨?我理解不了,也接受不了,我生气,我反抗,甚至于我不再信任你。至于错在哪里,我不想知道。

    那么对于家长,正确的做法也很简单,关键在于两个字“具体”。


    我们应当具体的去谈论行为本身,而非个性化描述。比如,孩子因为礼貌跟人打招呼得到我们的表扬,请不要再说“你真棒”,“你真有礼貌”之类的个性描述,而改为具体的说,你刚才跟老师打招呼做得很好呢,成功,来击个掌。如果很有心,大可继续进行一些加强印象的描述,跟他聊聊,跟老师打招呼之后,自己是不是觉得很开心啊?而且别人看到你这么做,他本来没笑,现在也因为你开始微笑,变得很开心是不是?当你这样去做时,孩子正确的行为就被反复加强记忆,趁热打铁,进一步固化成为习惯。这其实就是叶圣陶所说的,教育的本质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礼貌如此,将来在学习上同样如此。

    我们现在了解到了关于评价孩子的这个过程中一些核心的东西。接下来再就进行一些更深入的探讨。

    既然谈到了表扬,少不得还有两个词需要谈到,那就是“鼓励”与“批评”。所谓鼓励是指孩子做得不好时,如何帮助他重建信心,而批评是在他做得不好时,帮助他意识到为何不对以及错误行为的后果。目的都是为了改善,而道理其实如出一辙,凡事我们都去尽量描述一种具体行为,做得好的时候,让良好的行为模式不断重复加强,而在指出错误时,同样去尽量描述行为,以便从行为中找到改进方法。不要去因为情绪原因导致对个性的描述与指责。不要去说你怎么那么马虎之类的话,而是引导他反省刚才哪个地方没做好,以后应该怎样做。

    此外,我还想提到一个常见的误区就是过度的引导孩子的心理感受。


    我们作为家长可以回想一下,当你描述孩子一种错误行为的后果时,有没有故意附加大人情绪感受的过度引导。比如孩子打坏一个贵重的杯子,这杯子很贵,让你很心疼,你可能情不自禁的脱口而出,你知道爸妈挣钱又多不容易吗?你就这样糟蹋东西。这种希望故意引起孩子更大愧疚感的做法其实不妥,会让孩子变得畏手畏脚,压制其探索欲望和天性。

    我们同样应当引导他回顾自己的感觉,比如打碎东西了,自己是不是很难受啊?为什么会难受呢?那我们不想下次也这么难受对吧?这样的引导会有效得多。同时,如果杯子确实贵重,你可以很正式的跟他去谈,刚才犯的错误其实比他想象的严重,因为这个杯子很值钱,但记住,你需要采用的是一种认真的语气,而不是用暴怒的态度去引起自我防备和对立。还是那句话,我们要懂得孩子的心理,用合适的方式去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对于家长而言,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又何必把它弄得更加糟糕呢?

    这个引导感受的技巧对于解决孩子之间抢夺,吵架之类的事情时,同样非常有效。孩子抢了别人的东西,我们可以尝试去引导孩子回顾当时的具体感受。固然当时抢到东西时你有了满足感,但是失去了这个玩伴,或者弄得对方哭了,自己也会有难过的愧疚感呢,又假设比你更有力气的小朋友抢走了你的东西,你的感觉好不舒服对不对?又或者:你刚才冲爷爷大叫,那是发脾气了呢,发脾气时,你有什么感觉?是不是像红色,就像辣椒一样?会让我们很不舒服对不对?诸如此类。归根结底,还是让孩子自己去感受,学会内控,让他自己判断,从而引导他自己做出正确的行为。

    我还需要说一句,错误的批评往往是孩子学会撒谎的根源。人都会本能的保护自己,如果不经意的撒谎没有别察觉到,那么孩子很快便会聪明的继续利用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或是获取更大的利益。而当家长过后发觉时,就又要很费脑筋了。

相关文章

  • 5分钟早教 | 7表扬、批评与引导感受

    (此文为《给父母的5分钟早教课》第一辑 思路篇 第六章 ) “宝宝真棒”,“宝宝真乖”,“宝宝真聪明”是我常听到...

  • 批评与表扬

    又忘打卡。 出了校门,看班主任微信群,也忘了打卡的朱朱也在说明情况。 今晨才被徐波请到校办背了书,还信誓旦旦地答应...

  • 表扬与批评

    2017..11.2 星期四 晴 下午放学,闺女回来就对我说,我今天被表扬了 同时也被批评了,其实也不是...

  • 表扬与批评

    我们总会发现,在自己的生活中总会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相处模式,同时也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接受模式。两种相处模式是表扬和批评...

  • 表扬与批评

    今天领导来到现场,临走的时候说:“不要让xx再找我说有什么问题,否则我对你xx什么的”。 我当时没有反驳,某些部门...

  • 表扬与批评

    表扬是别人对你的肯定,批评是别人对你的告诫。老杨与批评都是别人对你的爱。 不知不觉我有步入了爱的深渊,就在这周星期...

  • 批评与表扬

    过多的批评可能会让孩子变得自卑,也可能会让他变得叛逆;而过多的赞扬和物质奖励又会让他骄傲自满,目中无人,有功利心。...

  • 表扬与批评

    教育有时也讲流行,一段时候人们流行唱棍棒教育,于是诞生了很多极端的虎妈,狼爸。一段时间流行唱赏识教育,于是极端地出...

  • 表扬与批评

    原则:多鼓励,少表扬,多描述,少评价(鼓励,针对态度和过程让人勇往直前;表扬,针对结果和成效,让人怯于挑战) 鼓励...

  • 表扬与批评

    我:“文章中还能加入表情,很厉害!” 祯新橙:“哈哈,第一次收到老师在群里的表扬,好开心呀!” 我:“我确实表扬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分钟早教 | 7表扬、批评与引导感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zuo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