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娇救志明》

作者: 千山行客 | 来源:发表于2017-04-29 02:17 被阅读47次

    是的,余春娇与张志明的三部曲终于迎来尾声,这次电影的题目是《春娇救志明》。

    黄伟文写的《余春娇》同名单曲,里面是这样唱的:“神造了春娇,总有张志明。谁若未碰到,亦要相信。”

    两人分分合合,磕磕绊绊,终究走在了一起。

    在此,我浅谈一下对这部电影的感受。

    电影开头使用的那个引子,很特别,因为它让坐下来观看电影的所有观众一致产生困惑。

    毕竟大家都是在知道这是部轻松都市爱情片的情况下购票的,可是电影一开头会出现惊悚情节?

    电影看了大概五六分钟,主角们在哪呢?

    这个引子巧妙地使用,以至于我身旁不少观众,反复看了看手中的电影票,又疑惑地彼此问到同样的问题,这是X号影厅吧?这是放的《春娇救志明》电影吧?

    一部影片能够如此聪明地利用一个独特的故事引子,来吸引足了观众注意力与好奇心,也算得上这部影片小小的成功之处。

    电影不乏类似周星驰电影里常见的无厘头剧情,比如影片开头的插曲闹剧,两人躺在水坝上讲起了童年故事,竟然遇上巡警查岗,当时春娇的头发被志明裤子拉链给扯住了。

    以至于两人在警察面前不雅地拉扯了半天,两人尴尬地向警察解释半天,也无济于事,最后还是被警察带回了警局审问,甚至还上了当地的娱乐新闻头条,成为众所周知的笑话。

    原本看似单纯的情节,却能被各种意外之事牵扯放大,造就了令人捧腹大笑无厘头的剧情。

    不免让人叹服,编剧强大的创作能力与天马行空的想象。

    电影讲述是一个现代生活里司空见惯的故事: 一对都市男女处理爱情危机的过程。

    故事中,女人比男人大上几岁,两人在一起多年,男人却始终有着不够成熟的表现,以至于女人一直在质疑双方感情存在的价值,质疑男人是否有能力承担起家庭结构中父亲的这一职位,质疑是否要将自己的一辈子托付给这样的人。

    于是,两人的爱情在磨合中发生了许多故事,这加深了女人对男人的质疑,使问题达到尖锐的地步,后来女人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男人也变得更加稳重,两人重归于好,走向了婚礼的殿堂。

    影片的故事情节方能如此简单概论,却不能由此忽视电影镜头里那些足以令人思索的问题。

    电影多次直接表明这段爱情中,女性比男生大几岁的现实问题,严格而言,这样的事实屡见不鲜,却又时常是人们思考一段出了问题姐弟爱情中,惯用的思考模式。

    爱情中,男性年龄较大于女性,渐渐成了秘而不宣的常理,不过是同样的角色转换性别身份后,却往往成了大家习惯性异议的话题。

    我们需要思考,长期以来的惯性思维方式,到底为何如此根深蒂固,是否难以更改?

    长期经营一段情感,可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无论是维系的是亲情还是友情,或是爱情,每一份感情的维持,都是一道道值得深思的问题。

    同时,在爱情的相处中,即使两人在一起很久,也不应松懈地看待自身个人形象的关注度。

    当志明嫌弃春娇妆容之时,透过镜头我们看到的是一张惨淡的妆容,清晰地感受到岁月对于女人无情地雕琢。

    在满足对方的喜欢的情况下,也应该要尽力让自己活得漂亮,这或许才是我们所应该做的事。

    志明因为喜欢与孩子玩耍的缘故,便很随意地向春娇求起了婚,春娇生气地向他抛出了一个问题: 两人是因为在一起时间久了,想结婚?还是,想要孩子,才想着结婚?

    不过是随意提出结婚的想法,志明意外地收到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只能按着自己不着调的性子,含糊搪塞掩饰问题的存在,惹得春娇格外生气。

    其实,春娇想要的答案,根本就不是这两项选择中的任何一个。

    婚姻的缔结,或许可以有千万个理由,也有无数个答案去解释。

    可是已过三十五岁年纪的女人,还是想要那个满腔欢喜心甘情愿的诺言,想要那个爱情发于喜欢,也能终于欢喜的结局。

    然而如此不成熟的志明,完全给不了她想要的回答。

    沉重的心事,只能不断无声地敲打着春娇的迷茫心绪,让她忍不住去揣测,去患得患失地怀疑一切。

    打磨爱情的到底是时间无情地责问,还是男人与女人之间对于爱情的认识理解程度?

    一段感情要想结合构建为一个家庭,必须要慎重考虑,仔细想想,因为随意说出口关于未来的承诺,只会困扰彼此。

    毕竟面对婚后的新生活,你不再只能任性地满足自己的需要,做事只顾着自己的感受。

    你需要学着思考,考虑这样所谓的自我满足存在感是否值得。

    尽管你花费的是自己所挣得的钱,支出的大笔金额也是为了满足曾经熟悉的短暂三分钟欲望。

    婚前你可以不顾一切去做任何自己想要做的事,婚后你要考虑的是一个家庭,所以你所做许多事情都需依着这个准则去办,不应该任性为人处事。

    婚姻向来都不该是儿戏,也不该是随意兴起的承诺。

    只有把握准了尺度,才能获得最初预设的幸福。

    所以,对于不成熟爱人,春娇的失望是那样显而易见。

    加上,不巧的是那段时间,两人正兴高采烈地在台湾旅游,却在酒店房间里遇上一场意外的地震。

    春娇出于本能的害怕,一直蹲在房间门口,不肯挪动半步。

    志明最初是蹲在春娇身旁,不断着急地请求春娇移动,一块躲到更安全的地方。

    可是春娇却因为害怕,哆嗦地抱着门板抵死不愿离开,随着地震幅度越来越激烈,本能的求生欲,使得志明赶紧躲在了桌子底下,可他却始终没有放弃对春娇口头的呼唤,一直要求她一块躲在桌子底下。

    或许,因为志明没能时刻守在受惊的春娇身旁,以至于震后,冷静过来的春娇公开地向他摊明自己的质疑声。

    带着足够的失望,离开了令她憧憬的地方,一个人回到房间,通过窒息的方式想要试图找到感情问题上的答案。

    春娇乘坐出租车,离开台湾那处情节中,那英《梦一场》被是应用为背景音乐。

    “时常想起过去的温存,它让我在夜里不会冷。你说一个人的美丽是认真,两个人能在一起是缘份。早知道是这样,像梦一场,我才不会把爱都放在同一个地方。我能原谅,你的荒唐,荒唐的是我没有办法遗忘。”

    此时,这首歌的每一句歌词似乎都为春娇量身定做,每一句话都在反复浸溺着春娇脆弱的心灵。

    遇到不够成熟的爱人,对于春娇而言,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是要后悔爱上志明吗?是要试着去原谅与遗忘吗?

    焦安溥《日子》这首歌中有一句歌词,对于失望的感受做出了很好的解释: “我再也不可能累积出那么多的眷恋,我曾堆出最高的疲惫和思念。”

    这里透露出一个显然的生活现象:两人之间建立信任是件很难很难的事情,而摧垮信任却是件轻而易举的事。

    可是,我们还需要思考一些事: 灾难面前,个体理性本能的求生欲是否要退让给爱情?

    是否应该过多宣扬,当自身安全无法保证的情况下,面对亲人或爱人、友人处于困难中,也要顺应道德底线去舍己救人的思想?

    这一直是个老生常谈,一个关于人性难以回答的问题,不会有唯一的答案。

    回到影片开头那个巧用的引子,它同样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拷问的是灾难面前亲情的抉择。

    年幼的孩子,明知道自己的生命可能因解救姐姐而受到迫害,却依旧顺应了自己的情感需要,冒险救助亲人,获得最后的成功。

    我不知道编剧是想借两段故事说明什么?也不知道这是否就是编剧自己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

    我们从影片浅显的证据中,看到的是亲情接受住了拷问,获得了最后的胜利;爱情败给了灾难,致使陷入了困境。

    我试图从影片中去揣摩感受这个问题,编剧与导演想给出的解释,却很遗憾地发现他们并没有试图明确自己的答案,选择了模糊的方式处理问题。

    当然所有存在的问题垒高到一瞬间倾斜倒塌的时候,我们所应该做的如同电影所说,回到问题的出发点,再一次重新思考。

    春娇敏感脆弱的爱情感受,很大程度源于幼年时,父母的爱情对她的影响。

    一个只会逃避现实没有担当的父亲,一个只能依靠自己的倔强脾性养活两个孩子的母亲,他们身上的理性与感性,一直深深影响着春娇思想观念的建造。

    对于稳定感情的强烈需要,对于一个成熟稳重爱人的渴求,对于一生一世一双人婚姻生活的憧憬,这些都是生性敏感的春娇所想要的,是一个平凡女人所渴望爱情的模样。

    可惜志明最初无法实现她的渴求,也没能够理解到心爱的她内心需求,才使得他们的爱情一波三折,几经磨难。

    影片中对于友情的刻画,相当精彩。

    春娇的爱情无论是初遇困境,还是深陷危机,或者短暂失离,始终有着一帮死党为她撑腰呐喊,为她点拨解答困惑。

    就算春娇没了爱情,那群好友却都一直陪伴在她的身边,与她排忧解难,共同进退。

    这再次提醒我们,保持爱情的新鲜感的同时,对于友情的维护与投入,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命题。

    因为生活所需要惊喜与感动,不仅仅只有爱情能够满足,友情同样可以满足,而且往往令人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

    可是,这常常又是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点。

    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只因为一份感情,而抛弃那些不可多得的友情,把握好分寸,学会懂得维护多样的情感需要。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每当电影情节看似逐步走向平和欢喜的状态,却总会是故事发展的转折点,而且这样的转折往往伴随着令人完全未能预想到的亮点,影片每一处隐藏的线索都足以叫人惊喜万分,这也是我最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之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娇救志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zxz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