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是现代作家郭沫若创作于1942年的五幕历史剧。郭沫若以10天时间完成了此剧,在那个风雨飘摇,家国危亡的时代,《屈原》如一声惊雷切中时代要害,成为传递思想和情感的有力武器,成为呼唤爱国主义、抵抗日本侵略的风云之作。这部作品也被公认为是郭沫若历史剧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
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节选了该剧中的第五幕作为精读文本。传递家国情怀固然是情感与价值观的一面,但也无可否认,其思想性大于文学性,在那个时代,它鲜明的主题和昂扬的激情掩盖了其文学上的不成熟。那么教材为何选取它呢?让文学的归文学。我想这是编者的初衷。我们且看,教材在单元导语设计上的用心。
品人物形象和语言特点;演出剧本;写一篇作文。品读,亲身投入,输出。阅读戏剧作品的三个层次。再看本课的思考探究题目。
思考探究题明示了解读此剧幕的要点:明了配角人物对话的作用;理解分析“风,雨,雷,电”的象征义;了解舞台说明。全部环节,以读贯穿其中。理解对话是关键,分析象征义需要理性思维的参与,了解舞台说明是向学生普及戏剧的构成成分,无一不与文学有关。
作为一个浅修过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人来说,初读《屈原》第五幕剧的我脑中即刻回想起了郭沫若初探戏剧的激情,他的文字有相似性和重复性,那是渴望自由挣脱束缚的心声,初时是反抗封建统治,后期是为民族发声。写至此,我突然明白大学时期的“修”是何种意思。“修”即系统掌握,深挖探究,而非课堂上的一听而过。知无涯,行无涯,作为一个文学生,在每一个阶段都不能含糊。此刻,对《屈原》的备课也是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