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道学
老子道家思想阐述三十二

老子道家思想阐述三十二

作者: andy言道 | 来源:发表于2019-04-24 07:09 被阅读29次

其三十一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鸡。恒(德)不鸡,复归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浴。为天下浴,恒德乃足。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貣。德不貣,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有言:执一,知雄守雌。

夫大道者,混一者也。道之动而天地生也,道生天地万物,此道之德也。道生一,一者能量也,混元之气也。一生二,以运动趋势分为动静之两个方向也,其总曰:阴阳也,天地也,乃对立统一之关系也。二生三,其一,以体而言之为道、理、性、德,其二,以用而言之为天、地、人、事。宇宙之规则为道,宇宙中万事万物有自身之特征、属性为自性,宇宙中万事万物依据道理和自性生成之结果为德。阴阳和合化生万物,道散而为德,万物含德而积,积而成物有形,于是阴阳和合则可定万事万物之性也,万事万物循道顺理而依据自性所得之成与道合则有德,与道悖则无德,此德为万物本性之自然表现,为事物之所以为我之特征属性。万物循道以动而阳生,循性以止而阴成,阴阳和合而性定,性定物成则德具也,守职也。故宇宙、天地、阴阳、人类、万事万物之德,即万事万物之所以为我而成其德也。

有道之人,神明者也。耳聪目明谓之明,妙通天地谓之神,神明者,映万物而不藏,知万物而不荒,夜行而可以自光,宵遁而可以隐藏者也;其能感通天地以察时势,臧否人物以明贤不肖,知顺逆者也,与恒常者也,故可以为天下之正;以其明道而顺,循道而恒,则生生不息,故可以自强、自大、自刚,以其自身能必大、必强、必刚,然后可以以大示小,以强示弱,以刚示柔,以守雌牝之道,以其知雄道不可过也。

故圣人必大、必强、必刚、必广、必深,然后可以微小之、柔弱之、卷舒之、空虚之、卑下之,以行江海之道而容天下也。是故知雄而守雌者,明道而德厚也,以自强不息为根本,大而不自大,强而不自强,刚而不自刚,故能大而知小,强而守弱,刚而用柔,恒而有常也。

相关文章

  • 老子道家思想阐述三十二

    其三十一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鸡。恒(德)不鸡,复归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浴。为天下浴...

  • 老子道家思想阐述五

    其五 原文: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有言:执一。...

  • 老子道家思想阐述七

    其七 原文: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盅,其用不窘。大直如诎,大巧如拙,大赢如[亏],躁胜寒,靓(凉)胜炅(热),...

  • 老子道家思想阐述十八

    其十八 原文: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仞贤(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细,...

  • 老子道家思想阐述十三

    其十三 原文: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葆也,不善人之所葆也。美言,可以市;奠行,可以贺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

  • 老子道家思想阐述十六

    其十六 原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已愈...

  • 老子道家思想阐述三十一

    其三十 原文:有物昆成,先天地生。绣呵缪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筮...

  • 老子道家思想阐述三十三

    其三十二 原文: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物或行或随,或炅或...

  • 2020-07-26

    世人总是谈论道家思想…却往往疏忽了道家思想的文字语言表达…毕竟…可以说…道家老子在阐述其思想时…也是通过文字语言去...

  • 老子道家思想阐述二十四

    其二十三 原文: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抟气至柔,能婴儿乎?修除玄蓝,能毋疵乎?爱民活国,能毋以知乎?天门启阖,能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道家思想阐述三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aeo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