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十点读书课堂购买了崔璀的人生管理术课程,第一节课会帮到很多被催婚困扰的童鞋们,在这里我整理一下音频内容与大家分享。
你有没有这种感受呢?太在乎别人的情绪和看法,对别人怎么看我很是在意,感觉担负了好多,很累。有时候呢,又觉得很多东西受制于人:客户太难搞、同事不配合、老公没情调、妈妈太固执,好像别人不配合,人生就不会美好。
接下来将从催婚这个案例中准确理解分工,然后用“分工”的思维去解决类似的问题。
事实上,很多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没结婚的被催婚,结了婚的被催生孩子。每当遇到这类问题时,总是会有一股不知哪里来的无名火,总觉得没有办法啊,主动权在我父母那里。
我们来设想另外一种情境,假如这时候妈妈催的不是你,而是你的姐姐,但是姐姐有她的想法,不接受妈妈的催婚,妈妈很难过,这时候你会怎么做?
我相信你会有很多选择,也许是安慰她,也许是和妈妈一起抱怨姐姐不靠谱,也许是劝妈妈说姐姐也有她自己的想法。你看,当主角不是你的话,你是知道怎么处理这件事的,不会一上来就说“你们凭什么管姐姐的事”
接下来要引入“分工”的思维,在这件事情,首先父母是有情绪的,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分工的思维了,谁困扰谁负责,所以,父母因为我不结婚这件事而烦恼,这是他们自己要负责的。
那你会问:那我什么都不做吗?当然不是,接下来,要看看我要做什么。
在我们被催婚这件事情里,我们是有情绪的,可以分为两点,第一点是:自责
为什么每次你都会因为这件事情烦躁,甚至会发生争执?
因为,父母生气是因为你啊,在这件事情里,你没有做到100分,让父母生气,因此你会自责。之所以会觉得很被动,因为你觉得应该为父母的失望负责。
其实,你真正的烦躁并不是父母催婚,而是自责那个不能让父母满意的自己。父母当然可以唠叨,这是他们的权利,但是,是谁把被烦到的权利给他们的呢?
是你自己!
你希望父母对你满意的那个时候,就是你对自己限制的时候,也是没有弄清分工的时候。既然我做了不结婚的决定,我就要为这个决定负责,那么这就是我要面对的。
在我们的情绪里,还有第二点:我替父母感到难过
因为我爱他们,看到我爱的人难过,我也会难过,那么我们怎么对这个难过负责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安抚他们,去支持他们。
看到了吗?在催婚这件事情上,我们经常会把自责和困扰混在一起,结果一片混战。明明是相爱的人,明明彼此在乎,但就是说不到一起,大吵了一通,越吵越乱。
那现在呢,哪些是妈妈要负责的,哪些是自己要负责的,一清二楚,你仿佛是被解除了紧箍咒一样,可以做些不一样的事了,你会更清楚的看到失望的两个老人,而不是看到让他们失望的自己,这样你就会理解妈妈,帮助她去处理她失望的情绪,这段关系因此而变得柔软、舒服,而不是越弄越僵。
我们现在来总结一下,我们有时会把父母的失望当成自己的问题,只要自己达不到父母的期望,会觉得自己不好,我们会给自己增加压力。在这种压力下,我们很容易变得烦躁,从而使关系激化。
运用“分工”思维来解决问题,在精神分析里,这叫做客体分离,分清楚谁的事谁来负责。父母的失望是父母的客体,我的事是我的客体,我当然可以帮助父母处理他们的感受,但是前提是我先解决好自己的问题。
在很多关系里,我们都可能分不清自己的客体、他人的客体,搞不清分工。比如有的人知道一件事该不该拒绝,是因为他 不知道是害怕让别人失望,还是自己缺乏底气。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经常培养分工思维,使用人称转化,培养客体观念,解除关系中不必要的限制,帮助你把我更大的灵活度。
如果你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分享给你爱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