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散文读书
兰善清:历史上晃了两眼的赵太后

兰善清:历史上晃了两眼的赵太后

作者: 笔照心海 | 来源:发表于2018-12-19 11:32 被阅读357次

       


            历史上晃了两眼的赵太后

                            兰善清

      历史上的赵国出成语也出美女。

      生了秦始皇的赵姬,生了淮南王刘长的赵姬都是那片慷慨悲歌之地出产的女子,她们显然很风韵,男子的目光落到那胸前时很有惊喜;她们装束更夺目,藏在真丝睡衣里的美玉项链,掩映在云鬓里的金耳饰,都难以让市井男和政治男们神魂守舍。这里我要说的不是这类女人,要说一个妈妈女人,是赵惠文王妻子,孝成王的妈妈。无数的太后多半喜欢把嘴伸得老长,是阴毒的代名词,而这位赵太后不是,她在夫丧主幼国危之际站到历史台前,敢作敢为,大有担当,将一段脆弱不堪的王命国祚延续,天日煌煌,星月光芒,照亮史册,写下春秋,而后她们重回妈妈们的行列,回到女人的位置上。

      其实,历史典籍只让她晃了两眼!

      赵太后,亦称赵威后,这个女人很女人亦很政治还非常的具有人民性,历史并未给她足够多的彰显,是《战国策.赵策.齐策》给了她两个场面记载,一段叫《触龙说赵太后》,一段名《赵威后问齐使》,才让她从历史的场景中烙印到了后人心中。《史记.赵世家》在写到赵惠文王时几乎是原文转载《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算是在宏大的历史纪传中给了她一个镜头。作为历史经典古代最佳美文,这两段文字文质兼美,都被清人收入《古文观止》,分享给后世读者。《古文观止》是何等选本?属于弱水三千取一瓢饮的优中选优之选本,是后世人们手中必握、口中必读的几近于经书的文本,而这两文均人选,可想这文、这文中事与人是多么被崇奉。

        我最初听说到这个历史久远年代的女性是在高中时期,那时语文课本并没有这类文言文,是一位有古文功底的物理老师在开门办学闲暇之余给我们谈天式的谈到这段文字及轶事我才间接学到的。他边背诵边抄到黑板上边给我们说,上世纪六十年代毛主席曾亲自抄写了这篇文章给江青,如此做的目的显而易见,是要让她学*学古人,记住那些至理名训: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作为一国之主的儿女要享国,务必先有功于国。当时老师讲这些颇有些私密的政治信息,我们听得个个都竖起了耳朵。后来看到公开的资料才知道,在1967年的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主席还给国家高级干部们专门讲了《触龙说赵太后》,他说:“这篇文章反映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初期,地主阶级内部财产和权利的再分配,这种分配导致的结果便是不断出现的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现象。我们不是代表剥削阶级的,而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但如果我们不注意严格要求我们的子女,他们也会变质,可能搞资本主义复辟,无产阶级的财产和权利就会被资产阶级夺回去。”原来主席抄给江青以及在干部会上讲此文,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的某一个具体教子问题,提醒无产阶级后代反修防修才是根本,大约后来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可能都沿着这个思路而来。《触龙说赵太后》的布帛版本在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文字内容与传世本几无差别,说明历史上的触龙其人、赵威后其人不虚。

      《战国策》之《赵策》《齐策》所记的赵太后哪先哪后?

      显然见触龙在先,因为文章开篇便是:“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新用事”说明才当家,是首次亮相。那时赵惠文王刚去世,儿子赵孝成王享国。这孩子还很嫩,小苗苗一根,赵太后不得不从妈妈的位置走向施政的朝堂,亲自操持国家大事。当时的赵国是赵太后的公公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变革后留下的一笔相当可观的政治遗产,幅员辽阔,政治军事过硬,在战国群雄中具有相当话语权。可日渐强大、野心膨胀的秦国觊觎山东六国已久,而赵国是阻挡他大举进犯六国的第一道也是最令秦头疼的防火墙,故而趁赵国孤儿寡母之危他们就把战火燃到了赵家门口,虎狼之秦真做得出来。

        国难当头,赵太后一时还陷在儿女私情里,为小儿子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的事思想卡壳。这边不去人,齐国不出兵,赵国一时扛不住秦国的大兵压境,怎么办?太后还放风:谁再来提长安君做人质的事我老太就吐他一脸唾沫。这脾气,这情绪,谁还敢不识趣?人家赵家事儿,由她去吧。在众大臣面面相觑之际,此时就有一个人不愿国家在这个档口因小失大,深怀责任感迎着太后不好看的嘴脸走来了,他就是负责进谏规劝国君的左师触龙,职责所在,使命所在,他来了。他已老迈,和赵太后属于同代人。故而,一上场便是叙寒温,拉家常,儿女情长。这老臣很会聊天,闲话套近乎,婆婆妈妈,渐次入彀,最后一言点醒迷雾人,(触龙那番警彻之语前面已述,这里就从略)老太婆被深深说服,立马表态,长安君任你安排。接下来便是皆大欢喜,齐出兵,赵解围。这个历史段子当然不是表现赵太后这女流怎么深明大义,重点是突出触龙的讽谏艺术,他的举措和效果告诉人们,好心好意好道理不一定开门见山硬着来,迫使对方直接接受并非良策,温和的入辙,可能更能如愿。当然,赵太后也绝不是一个根本不通情理的顾家不顾国的私心重的女人,国家大事一旦被指明她也是知道是非取舍的。

        赵太后的第二次出场已是一个很有民本思想的成熟的政治家了。

      《战国策.齐策》也就是赵国的盟国齐国为她专门做的记载,齐国显然是以极其欣赏的态度记录她在接见齐国使者时流露的这些思想。齐国使者来访赵国,赵威后接过齐国国书不忙打开就开始问齐国使者:“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这不讲接待程序的发问让使者一头雾水,且略有不快:递到您手上的国书您不拆看,这是您不懂外交礼节吧?问候先问年成好坏再问百姓而后才问齐王,轻重尊卑都颠倒了,您这老太也太不懂政治了吧。“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很是深通政治,她对齐使者疑问的回答是:“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这个所谓本末逻辑是开明政治家的逻辑,是孟子的思想精华。孟子说,诸侯有三宝,土地、人民和政事,得到诸侯赏识可以成为士大夫,得到天子欢心可以成为诸侯,而得到百姓拥护可以成为天子,人民是至高无上的。孟子把这个道理苦口婆心的讲给梁惠王没怎么奏效,不成想被赵家老太真诚的接受了,显然,她是孟圣人的思想践行者和道合者。

      赵老太不只笼统的问民,她接住问到三正一反四个具体人,指斥齐政之失:齐国有个处士叫钟离子身体安好?这个人给百姓吃穿,他堪称帮助国君抚养百姓的人,为啥到今天不给他一个发挥才德的职位?叶阳子可好?他怜悯无妻无夫的人,顾念抚恤无父无子的人,救济困苦贫穷的人,补助缺衣少食的人,他是在帮助国君养育百姓啊,为啥到今天不给他一个合适位置发挥德能?北宫氏的女儿婴儿子安好?她摘掉耳环等装饰品,到老不嫁,奉养父母,这是垂范百姓的孝子,为啥到今天还不把她提拔到朝庭里表率国民?这样优秀的人士视而不见,你们的国君靠什么统治齐国、做百姓父母?於陵那个子仲还在吗?这个人对上不向国君称臣,对下不治理他的家,也不愿同诸侯交往,这是带领百姓无所作为啊,为啥到今天还不杀掉?

      赵老太的话尖锐到极点,简直把齐国国君当儿子来教训。人家的国政您犯的着这样不留情面?按常理是大可不必如此仗义执言的,人家有人家的国情,您管好自己门前雪得了,何必管人家瓦上霜?我想这老太一定是早已看不顺眼了,自己施政一定是以民为本,知人善任,心理优势很强,不说绝对憋不住;同时,这齐国毕竟是友邦啊,看它政治有失不指出,这不是友邦应该做的。

        这就是我要称道的赵太后。她训政多长时间?史书均无记载,她的儿子赵孝成王不知受她影响几何?在位32年,那是赵国危急存亡之秋,长平之战40万赵军一夜俱无,出在他时代;邯郸保卫战历经三年人肉之搏,经百凶而城不破,同样出在他时代。太后遗风宛在。

                                            2018.12.19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兰善清:历史上晃了两眼的赵太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and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