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留心,你会发现,现在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职场速成法”,到处弥漫着一股浮躁的气息。当我们静下心思考时,不难拨开云雾,更清晰的理解这么一个朴素真理:饭要一口口,台阶要一步步上。该交的学费一分也不能少。关键是我们要知道往哪里走,交了学费是否成长。
否则,我们就会好像《五短章自传》里面所描述的那样,只能在第一章、第二章中不断的”死循环“,已经跳不出那个思维的“坑”了。也就难以见到另外一条街、甚至几条街外的风景了。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如何从自身找方法,帮我们辨识这些职场的“坑”,并尽早爬出来、甚至避开它,走好通往优秀路上的第一步。
总结自身曾经走过的弯路,再回头看,现在多数员工依然在走类似的弯路。终于对“日光之下并无鲜事”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我们慢慢的也就发现一些共性问题,普通员工(成长性差)和优秀员工(成长性好)最根本的差别在于思维方式不同。这是根源性的。思维方式不同,导致行为模式的不同,最终结果也就天差地别。就好像导航仪,你的“地图”未更新、“系统”未升级,谁会好好用你?而且,这些成长性不好的员工,在固有思维模式下,已经很难再听进去旁观者的意见,那还谈何优秀?
优秀员工和普通员工之间,有究竟哪些思维差别呢?
一、职场第一坑:为谁辛苦为谁忙
优秀员工与普通员工的第一个差别是,优秀的人是自带动力的,前进步伐扎实而坚定。普通员工前进的动力受外部环境影响太大,搞不好还会熄火。
1.普通员工的思维
经常会听见有员工在抱怨,我为某某领导做了多少事、操了多少心、分了多少忧,我为企业作出了多少贡献、挥洒掉多少青春,为什么到头来升职加薪的事情没有我的份,为啥肯定他批评我?领导怎么可以这样对我?好像谁亏欠了他多少似的,心里一直愤懑不平,觉得付出与收获不对等。
于是,消极怠工,不愿继续付出,白白耽误了自己后续一连串的发展时机。把自己前进的动力交给别人掌控,第一个“坑”就掉了下去,傻不傻?
心理学里面有个“蘑菇原理”。一些用心良苦的管理者,很可能故意把你当成“蘑菇”晾在角落里面一两年,看你的成长与品性。如果你没有经过这个考验,以后在这家公司的发展估计挺玄的了。
其实,上下级之间不是一种血缘关系,而是一种契约关系,基于价值的契约关系。上级领导是代表公司履行管理职责的,员工是基于劳动合同关系为公司履行义务的。
本质就是交易。
你愿意付出更多,实际上你想得到更多,无论是薪酬还是机会,或是累积经验、技能、人脉。
领导愿意栽培你,是你能为他创造“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仅是表面上我们所看到的业绩,还包括精神与情感上的价值。比如,你做的事情能让他更放心,你的气场比较容易让他接受,他为你做的事情能得到你正面的反馈等等。
所以,大家角度不同,谁也不欠谁的。没有必要站在道德高点上批判谁。
2.优秀员工这样想
优秀员工将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他工作的动力是基于自身,前进的动力掌握在自己手上。
他会想,这次升职加薪没有我的份、这次受到领导批评,可能是我的能力不够好、人缘不够好,也可能是我没有让领导“看到”我的价值。那我就找准方向,加倍努力!他知道,提升自己、专注成长不是为了某个领导,而是为了自己的长远发展。
所以,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前程负责,不要纠结于一城一池的得失。时刻牢记,能让我们飞起来的只有自己的翅膀。否则,别人捧你越高,你只会摔得越惨。
二、第二个坑:职业发展没有规划
优秀员工和普通员工思维的第二个区别在于,是否及早通过各种试错和深度剖析,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
1.普通员工的思维
有这么一类员工,他们对自己完全没有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划,或是一开始有,但被残酷的现实搞没了。
好像自己再怎么规划,在现实面前我们都没有太多的选择。所以,他们就随大流,走一步是一步。最要命的是,他们迷失了自己,没有找准自己的价值,并就某一领域专精下去,好像样样通、样样松。走着走着,就发现自己已经丧失了竞争力。这还谈什么更进一步的发展,能保住饭碗就不错了。你看,一不小心,就跳进了第二个“坑”。
但是,我们真的没有选择吗?
2.优秀员工的选择
有个同学,本科学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后创业做了两年猎头,失败后进入大公司从事市场营销,后来又辗转从事过信息和行政等领域。因为学的是HR,所以他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意识还是具备的。按照他一开始的设计,先进大公司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累积3~5年经验后,跳槽升职,累积经验,等有10年经验时,开始兼职做管理咨询和培训,为退休有活干做准备。
但为了生存,在没找到合适工作的情况下,他只能先从事其他领域的工作。不过,他一直没有放弃本专业,在走上中层领导岗位后,反而将HR的那一套理论灵活应用到自己的团队建设、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的搭建等方面,还时不时为一些公司做些培训项目,有空就写写文章扩大影响力。现在做得也是顺风顺水。
讲这个故事不是让大家坚守本专业,而是想让大家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不断去积累。
三、第三个坑: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
优秀员工和普通员工思维的第三个区别在于,是否愿意持续到付出,即使“暂时”看不到机会。对,就是“暂时”,因为机会往往在转角处。
1.普通员工的思维
我们经常接触到这类员工。当上级交待任务,特别是艰巨的任务的时候,总是诸多理由,资历浅、经验不够啊,反正不愿意“多付出”。觉得我拿多少钱,就干多少事,最好钱拿多点、事少干点。但当有提升机会时,却总是自己感觉良好。让他参加培训,自我增值,他却应付了事。
我对这类员工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任务和你没关系,培训跟你没关系,当然,最后,机会也与你没关系。
我经常问我的团队成员,如果我们努力工作,却只收获到一份工资,到底是谁的悲哀?
答案,是企业的悲哀,更是自己的悲哀。
看着当期收入,计较自己应该投入多少,最终只能是“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
2.优秀员工会这样想
“我们投入的是我们最宝贵的时间,最应收获的成长,无论是认知的升级,还是多种技能的开发,或是人脉的积累。这是我们以后增值的基础。即使我们努力工作,未必能够马上换来职务上的升迁,但我们收获了成长!值得!”
他们很清楚,当自己准备好了,机会才是机会,没有准备好,即使摆在眼前的机会,那也是别人的机会。机会往往在转角处。
他们相信,今天的付出,将来很可能会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回报我们。事物的意义不是当时的我们所能全部看透的。
今天先分享三点想法,大家有兴趣,我们后续会对这个专题深入探讨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