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字临帖打卡Day3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
不崇拜有名、有钱、有权力的人,老百姓就不会相互争斗。物以稀为贵,如果我们不认为难得之货很贵重,我们就不去偷盗。见不到我们特别想要的事物或我们根本就没有特别渴望的东西,我们的心就不会乱。
所以,圣人治理国家政事,会净化人们的心灵;满足人民的安全和温饱;削弱人们的贪欲;增强国民的体魄;使人们没有弄虚作假的巧诈心思,使民风归于淳朴,没有争、夺的贪念。使那些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为,不敢耍手段和阴谋。遵循自然的法则,以无为的态度去治理政治事务,国家是不会治理不好的。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
道是虚无的,但它的作用却似乎无穷无尽。它是那样的幽深莫测,像是一切存在的本源依归。它消磨了锋角,排解了纠纷,柔和了光芒,浑同于尘俗。它无形无迹呵,像是很不确定的存在。我不知道在它之上还能有什么更本源的存在,只觉得它存在于天帝之前。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oyue)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译文】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