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初三上半学期开始,同学们大多感受到了压力。就在下午自习课时,班主任突然叫一位同学到前面讲台,教大家学唱一首歌,可能是为了缓解一下紧张学习的情绪。
这个平时不怎么爱讲话的同学,拿着一本抄着歌词的笔记本,也不怎么怵头,老神在在地照着歌词先唱了一遍。
“月光啊下面的凤尾竹哟
轻柔啊美丽像绿色的雾哟
竹楼里的好姑娘
光彩夺目像夜明珠
听啊多少深情的葫芦笙
对你倾诉着心中的爱慕
哎
金孔雀般的好姑娘
为什么不打开哎你的窗户
……”
这个同学是在初三时才考进这所乡中学,和我同班不到一学期,坐在班级的后排座位。
雄浑的男中音回荡在教室,乍听起来还挺有味道。不知他从哪儿学来的,也可能是从收音机听来的,那时电视机还很少见。
这位同学叫班超,是离我不远的一个村里的。听说他妈是个疯子,他哥也不咋样。也许,他承载着这个家庭的希望。
班超学习很用功,成绩却不怎么突出。家庭的压力可能过早地消耗了他的潜能,沉重的心理负担让他倍加刻苦,却难有成效。
当学习变成了责任的时候,也就失去了乐趣,整日里了无生趣地学习,也就成了自我式填鸭。
平日里我们路远的同学,都是住校的。晚上吃过饭,在上晚自习前,一般是三三两两的在操场散步。班超总是吃过饭就拿着书到校园墙角根去,还不停大声地朗读。
我们那里平时都讲家乡话,只有在课堂上朗读时才别两句普通话。班超不是,平日里读书都用普通话,这让同学们私下都笑他书呆子,他倒也不怎么在意。
这次教大家唱歌,才了解到班超多才多艺的一面,没想到老实木讷的他,还这么超前,学会了大家还不曾听到的流行情歌。
后来再听到这首歌曲,要么是葫芦丝演奏曲,要么就是女生版的唱腔。极有画面感的柔情歌曲,却极少有男生唱的。
住在学校里,家庭困难的,平时都是背着干粮和咸菜之类的到学校,三天或周末回家一趟。
一般的在校生,长期吃干粮的都很干瘦。班超不是,满脸油油的,身体还有点肥肥的,脸上身上看不出生活的困苦。偶尔一笑,脸上才流露出一丝苦涩,让人觉察到他的窘境。
八十年代末考上大学的还不是很多,好多还是中专,但那时是包分配的,属于体制内的干部编制。
农村里的孩子想要出人头地,也只有考学跳龙门这一条路,不然只能待在农村打坷头种地了。这也就成了万人过独木桥,倒不像现在家长逼迫孩子,没有家长那种用心地让孩子上补习班的,再说那时也没有。
大家都是在自我和老师的压力下,走过了那段路程,至于结果怎样,就各凭造化了。
等到我考学毕业分配后,一次偶然,遇到一个高中同学,讲起中学时候的事,才听说班超后来的事情。
班超参加过三次高考都落选了,后来不时出现在原先中学的教室,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写画画,嘴里还会念念有词,不时露出一脸傻笑。在后来的这些学弟学妹中都传开了,曾经的这位学哥因没有考上大学深受打击,已疯傻了。
每当我闲暇下来听听歌曲,一听到《月光下的凤尾竹》时,就想起了班超,也想起了他教我们唱歌时的情景,耳边又回响起这首歌:
“……
竹楼里的好姑娘
歌声啊甜润象果子露
喂 痴情的小伙子
野藤莫缠槟榔树
姑娘啊
我的心已经属于人
金孔雀要配金马鹿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