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我的北京小院

作者: 精进的医生 | 来源:发表于2020-08-15 22:11 被阅读0次

2020年8月15日  星期六    晴雨

我去过国内的许多小城镇、小乡村、大都市,仅仅在过去的一年多我就在北京、杭州、恩施这几个地方各生活过几个月,还到过天津、南京、上海、嘉兴、湖州、广州、武汉、宜昌、成都、重庆、龙山等地,这些地方到底留给我什么样的记忆呢?实际上,每一个城市都各有千秋,让我难以忘怀。

特别在北京、杭州这些大都市生活几个月后,非常感叹这些城市人口几百万、几千万人,而且还秩序井然,不论走在哪里都感觉非常安全,不会担心自己一个人独自在外出现安全问题,这些城市的建设真的不简单,这些居民的素质也是相当高的,关键是城市文化,让我这样一个外地人都像回到自己家中一样。这么多人密集在一个城市中,是工业和商业产生后的一种现像,要解决交通等各方面的问题都是不容易的。

我们读书的时候,老师在高考前反复跟我们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意思是说大家轻松上阵,即使高考落榜,也还有其他道路,不要“一条道走到黑”。其实,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指二千年前,罗马算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曾经有过一百万人居住在一起,那么交通问题就是靠修许多条道路解决的,而各条道路都可以到罗马去的。

而今我们城市的人口是古罗马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一个大城市的居住的品质问题,不仅仅只是一个家庭的问题,一套房子的问题 ,也包含着我们生活的这个都市的整体设计、人文素养。如果这个城市没有好的都市规划、这个城市人情淡漠、犯罪率飙升,即使你的家弄得很漂亮,你自己家里环境非常好,这些都没有用的。整个外环境不好,门都不敢出,那么,这个城市也是令人不安,没有任何吸引力的。

我在文章中常常写自己一个人逛公园,于是,有网友很担心我的人身安全,叫我不要到公园里偏僻的地方,要到人多的地方。我当然很感激这位朋友的关心,但是,我会告诉他北京真的很安全,公共场所到处都有摄像头,会让犯罪分子无处藏身的,而且北京人的整体素质都很高的,对我们外地人也非常热忱,只要能够帮忙的,都会热情相助,像朝阳大妈、海淀大爷等都是笑脸相迎的,即使在北京孤身一人闯荡,我都从未担心过自己的安全。

我喜欢热闹,也喜欢独处。喜欢流连于充满烟火味的街头,也喜欢独自在公园里和自己的心灵对话。因此,即使在远离市中心的四环之外的首都医科大学的研究生宿舍楼居住,即使一个人在院子里对着天空的明月思念远方的亲人,即使在寝室里常常对着自己的影子吟唱,我也依然是自得其乐。

不过,我明天就要搬到海淀区中央民大附近的居民楼了,一想到那里的各种风味的小吃店、水果店、理发店等,以及街上来来往往的年轻人,还有附近的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舞蹈学院、国家图书馆等充满书香和艺术味儿的地方都让我陶醉。明天我就要住在这个热闹的地方了,心中也是无限向往的,我会用自己的双手把我们租的房子布置成一个美丽、温暖、充满爱的王国。

今晚是最后在这个宿舍居住了,想当初我为了在这里住得舒服,还曾在窗台上养了几盆花儿,还在花瓶里放上一大把麦穗,桌子上放着中国剪纸、葫芦等,虽然这个斗室不足十平米,但是,这里的每一寸地方都倾注了我这几个月来的感情。而且和这里的宿管大叔、厨娘、花工、门卫大哥等等相处时间久了,我竟也有些不舍了。还有许多邻居,她们给我送来桃酥饼、西瓜等,这些都让我非常留恋。

然而,我们的住的地方永远只是一个临时的落脚点,我们流浪的人生总是会从一个住处来到另一个住处,即使我们精心装饰的家也不过是我们人生当中曾经住过的地方而已,我们不是蜗牛,永远也无法将其带走。房子的产权不过70年而已,等到了那个时候,或许我们早已不在世上了,至于这房子最终属于谁,又有多大关系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太执着于一间房子、一个住处、一切外在的物质满足呢?

虽说我们只是房子短暂的过客,但是,对于我们居住的地方,首先要把它打扮得漂亮、温馨、舒适、美好,让自己愿意回到这个临时的家。而且既然住在小区内,一定不要只是自扫门前雪,你能从自己家扩大到对社会的关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社区里面有一个良好的环境,邻里之间的友好互动,这才是真善美的人性空间。

而且我们希望把这个个人的住宿延申开去,可以扩大到一个大都市,这个大都市我们和它都有息息相关的感情在里面,我们不仅仅与这个大都市产生物质上的联系,更是产生精神上的共鸣,感情上的情谊,让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大都市的人们,彼此并不陌生,而是紧密相连。

在北京住得越久就越发不可救药地爱上这个城市,这里的居住环境不仅仅只有一种现代化气息,更多的是一种历史、文化的沉淀,是几个朝代、几百年政治、文化中心所散发出来的迷人的芳香。我常常带着一本书,走在胡同的巷子里,或者伴着鸟语花香在公园的湖畔、林间散步。

然后在路边找个石凳坐下来看手中的书,文学的美是因为这个古老的城市大部分胡同没有被破坏,在这些有着悠久历史的胡同里,四合院是不能买卖的,个人不能破坏它原来的模样,国家会出钱翻修,保持它的原貌,这里的主人只有使用权,而无交易权,人被鼓励用古老的方式生活着。这才是对文明、文化的一个基本尊重,而这些四合院才是我们真正需要保护的国粹。

其实,真正的观光或者旅游,是一个文化的认识。我们去一个城市,在城市的老街,可以看到传统人生活的方式,而真正要了解这个城市人们的风土人情只有住在老院子里,和那些老北京人一起生活,一起感受北京人的淳朴和热情,感受蕴含在北京腔里的几百年文化的传承。

如果我们在这样的国际大都市里不能沉下来切实去感受这个城市的脉搏和心跳,不能和普通的老百姓打成一片的话,你就会觉得自己像浮萍一样飘来飘去,从城市的东区,搬到西区,从朝阳搬到海淀,似乎都不能生根。如果不能生根,就很难有很深的热爱。然而,你不管在哪里,都能把自己的宿舍布置温馨,与邻里相处融洽,对这个城市饱含着激情和热爱,那么,你就能把自己的灵魂和这个城市紧密相连,把自己的情根留在这里。

在古老的街道上常有百年老店,比如二锅头的酒、全聚德烤鸭、稻花香糕点等,这些让人有一种稳定和安静的力量。粗枝乱糙的东西,在历史中会被淘汰,而精心留下来的东西会一直流传下去。北京古城文化因为有历史,过去的老字号靠口碑,口口相传,有一种被人尊重和品质的空间,现在的品牌完全靠广告,而天花乱坠的广告并不一定品质就好。

今夜我和自己这个斗室默默告别,从此我们可能再也无缘再见了!让我最后再看一眼这个伴着我入眠、陪着我欢笑、听着我歌唱的房子,让我最后再在院子里去看看结满了南瓜的藤子、菜田里的豇豆、西红柿等等,还有那群在院子里叽叽喳喳的小鸡和悠闲跺着方步的鸭子,再见了,我的朋友们,你们将会一直住在我的记忆里。

明天我将会到那个有些古老的红色外墙的楼房里去居住了,我又会迎来自己新的家,9天后,我会在新家里迎来我的女儿和她同学,我们将会在这个屋子里共同度过往后十个月的时光。希望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在这个温馨的家里收获知识和力量。

相关文章

  • 别了,我的北京小院

    2020年8月15日 星期六 晴雨 我去过国内的许多小城镇、小乡村、大都市,仅仅在过去的一年多我就在北京、杭州...

  • 暂别了,我的小院

    我们这学期又将告一段落了,在县城已经给女儿报了美术特长班,怕要在县城住上一阵子了。 说心里话,对于农村这个简陋的家...

  • 北京小院

  • 别了北京

    别了北京,暂时的离开不是永别,相信吧待我重拾信心时移动会再次踏上这片土地。 我是2018年三月底来的北京,那时得我...

  • 别了,北京!

    来的时候,两个行李箱,一个背包,拖着懵懂和年少,背着青春,勇敢的来了。这些年的我们一直在路上,路过一个个城市,看每...

  • 别了,北京

    别了,北京;你好,杭州!2016年12月14日,阴。早上6点半,北京的天还朦朦亮,柔和的霞光给出醒的建筑镀上一层金...

  • 别了,北京

    悄悄滴 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滴来 阳春的奥体公园里 姹紫嫣红的桃花 正在一树树地盛开 变色的琉璃塔 一阵阵的转换着华...

  • 别了!北京

    01 志英呆呆地站在床边,环顾四下,这个十二平米的小屋里,狼藉不堪。 稍微值钱的东西都已打包,塞进一个个提包和纸箱...

  • 别了,北京

    在北京的最后一夜,所有的行李都收拾打包好。此刻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眠。18平米大小的房间压的我透不过气...

  • 别了,北京!

    你想让我歌颂你吗? 如果你想的话, 为何忍心让我孤身一人, 我知道了, 因为你爱听离歌。 你想让我留恋你吗? 如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了,我的北京小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da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