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看了施展的《枢纽》这本书,虽然这本书在刚出版的时候知道了,但由于对历史不太感兴趣,在加上没有电子书一直就没有看。直到昨天在《登场了,敦煌》这个节目里见到施展老师说到这本书的时候,才激起我对这本书的兴趣。
在电子书上刚好查到了这本书,于是就饶有兴致的读了起来。点开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这本书有一千多页。不像那些一两百页的书很快就能读完,如果要读完这本一千多页的书籍会花费我很长的一段时间。不过为了满足那种对历史的重新解读的好奇心,就耐心地读了起来。
与其他历史书不同的是,这本书在开头却讲起了哲学,讲起了信仰。并且认为,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的信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凝聚力所在。这句话颠覆了我对历史的认知,没想到历史还有这种作用。
让人惊喜的是,在这本书里面我还看到了这样的文字。“反思会告诉人们,没有对他者的认知便不会有对自我的认识,自我与他者实际上是互为条件的共在,特殊的自我不过是整个共在关系当中的一个必要环节,自我意识的普遍性一面便浮现出来。”
从这句话里不难理解,要想了解历史就要懂得去反思,就要从反思的过程中找到自我,这样才能以“自己”的角度去了解和审查“自己的历史”。而只有找到了自己所处的位置,才能了解自己的处境,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知道了自己所处的位置,那么发展的动力从何而来呢?书中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人性当中的激情,是历史演化的根本动力。激情里面包含着欲望,也包含着信仰,欲望与信仰有着相互生成又相互冲撞的复杂关系。”“欲望是人类行动最直接的动力来源。”
欲望包含生物性欲望和社会性的欲望,合理地利用欲望能够推动人和社会的发展,但是滥用欲望就会走上歧路。而信仰是从欲望当中被淬炼出来的。正是通过信仰,不同的人有了共同的信念基础,便能超越生物本能,形成超出自然血缘群体的认同。
《枢纽》这本书虽然才读完绪论,但是却给了这样的启示。首先,就是一个人如果要想有所成就,首先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这个位置赋予自己的使命。其次要懂得合理运用自己的欲望让欲望为自己服务,而不是成为欲望的奴隶;最后要有坚定的信仰,只有一个人拥有了坚定地信仰,才不至于走弯路,才能让生命变得更加绚烂多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