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樱花盛开的日子,我独自一人来到了边成就读的高中。这所高中三年前在旧址上建新楼,烫金校名在灿阳下熠熠生辉,校门宽敞严肃,指示灯闪烁着距离感,黄色的分割线指引着视线走向马路深处。一位身着绿色制服的老人拿着大竹扫帚,哗啦哗啦地将黑色柏油路从樱花雨中解放。现在应该是上课时间,校园里十分静谧,但我能想象得到,下课铃响时,整座校园洋溢着欢声笑语的热浪,学生结伴成群,晃荡在学校各个角落。我从没有送边成上过学,从没有去她的高中看一眼。而现在,面对焕然一新的高中,我想象不到她背着书包低头走进校门的样子。她会和同伴叽叽喳喳,被他们拉扯着去小卖部买零食,或者会一个人站在球场边看着少年们投篮、抬头看飞机驶过留下的白影吗?我没有上学的机会,而我遗憾的不是没能受到教育,而是没能经历这样的校园生活:和一群年纪相仿的人,在学校或者班级的角落留下青春的印记。文字与影视无法填补我的空白,也无法重塑我心目中边成的校园经历。眼前的图书馆视野越开阔,我越是觉得边成留下的痕迹淡了。
站在门口,一个年轻女人正在摆弄自己的手机。我敲了敲窗户,她抬头看我。我问她这里是否有位沈老师,或者曾经有位沈老师。她困惑地摇摇头,说自己今年才来这学校的,现在图书馆老师只有三个人,没有姓沈的。
“不过林老师是元老级的了,应该比我了解的多。他等会会来,您可以问问。”她又补充到。
我向她道了谢,然后寻了把椅子坐着。恰好对着半开的窗户,一棵樱树长的极好,时不时会有风挟着粉白花瓣跨过窗沿,花瓣随着优雅地在落在地上。不多时,窗户下方的那小片地已成了粉色的。我出神地看着,只觉得时光温柔地流逝,心中积压的愁绪仿佛也被带走了。不过一旦离开这样的情境,便会遗忘当下淡然舒适的心情了。
“姓沈的老师?有倒是有,不过是位男老师。前几年已经退休了。”林老师和气地说道,眼睛时不时地往窗外飘,仿佛回答我的问题只是出于本人的好脾气,他并未在认真听。
我又问:“有没有哪位老师的小孩叫沈闻知?或者,您知不知道哪位同学叫这个名字?”
“啊?”林老师迷茫地看我一眼,“叫什么名字?”
“沈闻知,新闻的闻,知晓的知,沈闻知。”
林老师微微抬头,一副在沉思的样子,然后笑眯眯地看向我,“不知道哦。”
“这位老大哥,您在这当了那么久的老师,肯定认识这学校的不是教职工,能不能帮我问问,十年前有没有沈闻知这个人在这上学?据说他母亲是这的老师。还有,我女儿,边成,也曾是这里的一名学生,应该是05届的。真的拜托了。实话跟您说吧,我女儿年初,去世了。她有一个朋友,就是沈闻知。我们非常希望他能来参加追悼会,可是,我们根本没有他的联系方式。我甚至觉得,这个人不过是我女儿幻想出来的人物。对不起,我实在不知该怎么说了。”说完以后,我疲倦得几乎要晕倒了。如果把一切不寻常的解释为生理性的幻觉,这也太过草率,以至于很荒谬。如果笔记本里的文字不过是边成的半自传体,我也要剥离其中的虚与实。
林老师听完仍是心不在焉的,笑呵呵地说:“是嘛。”
樱花凋落,春天成熟,暖风阵阵,而人和人之间,不会因为气温回升而靠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