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问 太和殿内金龙大柱为何只有六根?
太和殿内的金龙大柱有六根,象征六条金龙。这是据典于《易经》,即乾卦将其六根阳爻比喻为“龙”,因而可揭开此谜。
有些人习惯将该卦论“乾元”与占卜六爻即六条龙之命运的解释,套用到皇帝头上。其中“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之句,就被公认为形容真龙天子“六种时态”与功德的名句。
由此可知,太和殿内六根金龙大柱,既象征乾卦的六根阳爻,又寓意六条金龙,同时还隐喻真龙天子有六种时态。但笔者认为“六龙”喻指范围还应包括其他,如国家或民族等等。另外,还须根据乾卦“用九”(六爻之外总结性的一句解释)之语,即用“见群龙无首,吉。”来最后注上一笔,以便说明六根金龙大柱之间同时兼有“不分主次强弱,应该和衷共济”的特性。
也许有人会问,你对每一个问答都引经据典的,连这六根龙柱的背后理论根据,也能在《易经》中寻到出处,这是否有“牵强附会”之嫌?
对此,我只想说三句话。一是《易经》里的文字与紫禁城的现实存在,客观上就是那么“巧合”,那么“贴切”,那么“无缝衔接”,非我一介草民杜撰所能,委实是“字据与物证”俱在可查。二是古人尊崇《易经》与忠实践履先贤思想,的确执著无比,远非今人所能想像。如末代皇帝溥仪曾回忆:“乾隆皇帝曾经这样规定过——宫中哪怕是一寸草都不准丢失。为了让这句话变成现实,他拿了几根草放在宫中案几上,叫人每天检查一次,少一根都不行,这叫做‘寸草为标’。我在宫中十几年间,这东西一直摆在养心殿里,是一个景泰蓝的小罐,里面盛着三十六根一寸长的干草棍儿。这堆干草棍儿曾引起我对那位祖先的无限崇敬……”可见,紫禁城的一草一木都有学问,别说六根贴金大柱了,那三十六根草棍儿不也是来历非凡吗?三是请稍安勿躁地耐下心来,听我下面的问答和揭秘,这样就会理解笔者并非闭门造车地杜撰。
老照片:紫禁城太和殿内太和殿藻井
29问 太和殿藻井称“井”的理由是什么?
藻井是天花板中央的高级奢侈装饰,古作“天井”;汉代建筑中就已常见;唐宋某些寺庙的神像或宝座的垂直上方,也常建有藻井,且华丽得如伞如盖。类似太和殿内的藻井,太过奢华,除了地位绝顶与“高大上”的殿堂有之,不允许在一些低级别的屋内随意修建,其他如养心殿、乾清宫、交泰殿、皇极殿、养性殿等极其重要的殿宇内才可见到。
“藻”寓意水中之精华,代表“水”。“井”是古代天文学中被称为“东井”的贮水之处。藻井的最初含义是克火避雷,与殿脊两端的龙吻及飞檐走兽群,共同组成“防雷克火之阵”。
《易经》井卦的“上六”爻(笔者注:指第六根爻,井卦特殊,尤其重视此爻位!)解释说:“井收勿幕,有孚元吉”。其中“收”为汲取;“幕”为盖子;“孚”为孚信、信服。译为白话即——井水既然汲取不尽就不要加盖,不断地恩泽于民则有孚众望,此乃元吉也。
根据上述井卦的“井水”论,可解释以下二事:
一、藻井既然称“井”,就必然有汲取不尽的“水”。当然不会是从天而降的雨水或雪水,而应该是“天水、神水、福水”等抽象的“水”,并且不断地恩泽于民。鉴于藻井象征“上苍降赐恩泽之源”,相对“地井”而言可称为“通天之井”。故称“井”为是。
二、皇上只有仰仗天神与真龙的赐福,“奉天承运”地执政,并且效法始祖先圣,率先做到恩泽于民才能有孚众望。《易经》里有句名言“井以辩义”。依此言,皇上须用“福井泽民”的理论与实践来鉴辩道义,成就天意,争取民心。(日本有福井县,此县名甚好)于是,藻井之下的皇帝景仰天帝,如坐“井”观天,似饮“井”思源。故称“井”为妙。
再者,皇上生前宫中有藻井,死后地宫内有“金井”,真是横竖离不开“井”。天帝也同样离不开井,如笔者看《西游记》剧里描述天神欲知大地之事时,总是在云飘雾绕中俯视一口大井……笔者心想,那口井或许真的与这皇宫藻井相连通呢!
紫禁城藻井例一 紫禁城藻井例二 紫禁城藻井例三太和殿藻井水银球称“轩辕镜”
30问 太和殿藻井水银球为何称“镜”?
太和殿藻井造得大气华丽,为宫中藻井之最高等级。井内金龙盘卧,口衔水银镜即“轩辕镜”,以示皇帝为轩辕氏皇帝的正统继承者。
藻井历史悠久,其制作工艺至清代达到顶峰,太和殿的藻井蟠龙雕刻生动,属最精美豪华的“蟠龙衔珠”式的“悬镜”,是盛清时期的绝品,亦称“龙井”。这个藻井顶心呈圆形,俗称“天井”,有些藻井圆心部位只雕画云龙,有些加饰水银球,水银球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得整个藻井显得更加华丽,并且衬托出庄严神圣的气氛。如太和殿的藻井水银球为一颗大宝珠四周环绕六颗小珠,为万井之王,以示太和殿为天下最中。“轩辕镜”寓意“先王在上,明镜高悬”。尤其是仰视太和殿藻井,真有“龙井悬月,窥井知天”般的感觉。
古籍记载,“轩辕十七星在北斗七星之北,为轩辕皇帝之神,系黄龙之体”。据说轩辕星是主宰雷雨之神,也是传说中的中华帝王始祖,尤其是他划时代地将易学思想与人类医学相结合而创著了伟大的《黄帝内经》。太和殿将水银球取“轩辕镜”之名,首先可满足皇上自我标榜是始祖皇帝的正统继承,其次借轩辕星为主宰雷雨之神,有防火避雷之意,祈求确保大殿安全,是实用装饰与易学理念的完美结合。
最古无“镜”而用“鉴”。借用《庄子》“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之语来分析,古人最初常在井泉之边映颜,后来使用缸盆等盛水,室内也可映颜,于是就将盛水器称为“鉴”。由此笔者想,上述“鉴于止水”之句,或许有理由改为“鉴于井水”。
于是乎,这藻井的顶心处就顺理成章地拥有了“鉴”的功能。“鉴”同“镜”,因此那圆乎乎且似镜非镜的水银球也可称作“镜”。
当然,常来鉴照的首先是皇帝本人。再细想一下,难怪《易经》又有“井,德之地也”的名言。我想,此语是否可以延伸扩大为“藻井,德之地也”?
总之,皇帝临朝,景仰轩辕神皇,坐江山而不能忘记传江山的先圣;藻井之下,得时刻儆告皇上自己要“吃水不忘挖井人”。
笔者想,紫禁城的每一处名称都来得那么有学问,那么合理、严谨。比如太和殿的这组蟠龙吐珠式的“悬镜”,通过一个“镜”字之称,就可鉴映出易学中“尊崇先祖,效法圣贤”的思想泉源之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