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仍在继续,我们必须努力。 原创 魏周全
西北边陲的金城兰州,历来是战争,自然灾害的避风港。不管是历尽艰辛的抗日战争,还是灭顶之灾的 强烈地震,兰州都以大后方的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这座地处边塞要地,多民族又古老的文化名城,历史上是穷困,落后,野蛮,封闭的代名词。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朴实勤劳的兰州人民在近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创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辉煌业绩。人口扩大了四十倍,达到380万,工业总产值增长了8000倍,达到2880亿元。各种矿产资源,瓜果蔬菜,珍贵药材远销国内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丝绸之路。近几年,随着历史古迹,丝绸文化的开放,这座从两千多年前走来的西部历史文化名城,以其静谧温和的姿态,广纳四海的胸襟,让天下宾客心驰神往。2021年7月,交通运输部决定命名兰州市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成为西部地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中心城市、面向“一带一路”、辐射中亚、西亚、南亚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会。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扩展,人口的持续流动,(目前兰州市的实际人口500万左右)信息的快速传递,旅游业的蓬勃兴起,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掺杂着落后的腐朽糟粕,非健康的病菌也陆续传播开来。这次,新冠病毒的卷土重来就是典型的一例,金城兰州在经受着一次严峻的考验,病毒在考验市领导的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在考验兰州380万人民的向心力,凝聚力;在考验兰州的物资承受能力,保障供给能力,一句话在考验兰州人民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近一段时间来,疫情在甘肃境内蔓延,波及到包括兰州市在内的4个城市,34个小区,其来势凶猛,人人谈疫色变,家家内心惶恐,这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规律、扰乱了我们的生产秩序和交往模式,对此,兰州按下了暂停键。但是,英雄的兰州人民很快从惶恐中醒悟过来,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紧急动员起来,严防死守,围追堵截,摸排严查,重点地域,封区封户,交通管制。虽然人与人的距离远了,但心与心却贴得更近了,兰州就像一个勇于担当的西北汉子在艰难困苦中挺了过来,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这里有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祖国四面八方的无偿支援,白衣战士的牺牲精神,无数志愿者的奉献精神,他们用燃烧的生命照亮了疫情笼罩下的静默兰州,那些可歌可泣的动人场景,催人泪下的英雄故事,占满了媒体报刊的主要版面。一时间兰州成为祖国人民最关心的地方,人们交谈的主要话题。
近日来,兰州已连续无病毒感染者,风险正在降低,秩序逐渐恢复,学校陆续上课,一切都在有序进行之中。
但是,病毒并未彻底清除,风险依旧存在,我们的周边并不安宁,病毒随时随地都会卷土重来。因此,我们绝不可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心理上的弦可以放松,精神上的弦必须绷紧。
这是一场无硝烟的人民战争,面对“隐形的敌人”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擦亮自己的眼睛,严格按照抗疫的程序去做,任何侥幸的心理,微小的疏忽都会给自己和家人以及他人带来灭顶之灾。我们要对抗疫充满信心,对眼前的生活要知足,对自己的处境要满足,要有一种持久抗疫的思想准备,这样才能夺取抗疫的最后胜利。
毛主席在战争年代曾经说过,往往有这种情形,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毛主席的话在当前的抗疫斗争中仍然适应。如今我们在抗疫的战争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的经验,防疫的知识得到了更好的沉淀。这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冷静,一种定力,那些在抗议中花了很久才懂得的道理往往会被偶尔的情绪失控全部推翻,而推翻这些的则是侥幸,麻痹,疏忽和轻视。黑夜是漫长的,独守是孤独的,空庭是寂寞的。守住孤独,耐住寂寞,忍住黎明前的黑暗,曙光就在前面!寒冬必将过去,春天并不遥远,拨开阴霾将是晴天!
2021.11.19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