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填写高考志愿开始,我妈就时不时跟我念叨,说未来做老师是个不错的选择;直到现在,我在广告行业已经做了三年,待遇差不多能和我爸这个老教师比肩,我妈还会敦促我,瞅机会考考学校的事业编。
虽然我一直都很坚定的跟她说,我不想考,但却不妨碍她每次打电话跟我念叨。
我妈总说,做老师有学问,受人尊敬,而且是铁饭碗,工作稳定;自己的工作还能辅导自己的孩子,又免了职场上那么多争来斗去;每年有两个带薪寒暑假,现在放眼望去,哪个行业一年能有这么多假期!
可是我觉得,做老师很辛苦:晨起陪学生出操,熄灯要检查宿舍;每年假期要准备新的备课教案,我见我爸一写就是好几本;做老师没有实际意义的下班,尤其是班主任,随时要为学生操心;做老师往往会把学校的习惯带到家庭中,未免对孩子严格有余而亲切不足;老师的待遇,饿不着,但也绝对撑不着,很多时候未免拮据;做老师的一旦忙起来,陪伴家人和孩子的时间与精力还是少了的......
我的启蒙老师是我爷爷,一个传统知识分子,他从参加工作起就开始教学,到如今耄耋之年仍时不时眯着眼睛,靠在沙发上看看书和报纸,我记得他还有一个放大镜,是专门为了看书准备的。
我记事的时候,跟着他参加过几次老教师会议,在校长点名的时候,在座老师们一一答到,听了两次之后,我就记住了爷爷响亮的大号。爷爷的名字气势磅礴,而他却是温和沉默的一个人,后来每次念到他的名字,我都抢先喊到,几次之后老师们都取笑说,老肖老师开会还带个答到的秘书。
嗯,他们都叫我爷爷老肖老师,因为我爸爸也在这个学校教学,这样可以避免混淆,而且我爷爷在那一屋子年轻老师里面,算是年纪很大的了。年纪到了,就面临着退休,但是教了一辈子书的人,突然有一天不需要签到、开会,不需要听全天候的上下课铃声,不需要准备教案、讲课,他便觉得没什么事情可做了。
学校照顾爷爷的情绪,为了让他适应退休后的生活,便安排他去照管学生车棚,每天早起去打开院门,等学生们陆续赶来,把自行车一排排放好,上课铃响起了,便锁好院子门。中午的时候,我常常跟着他去看车棚,车棚里有一排旧教室,存放着一些石膏像和一些生物课上会用到的人体模型,他怕我无趣,撵我出去玩,我不走。
偶尔有学生慌慌张张扔下车子赶去上课,他就会去把碰倒的车子一一扶起来,我跟在他身后,虽然觉得这工作确实无趣,但也不愿意离开。学生们知道他是退休的老教师,大部分都很礼貌,见到他会喊老师好,我跟在他身边也觉得格外骄傲。
看车棚的工作什么时候结束我已经不记得了,记忆中更清晰的一件事就是他给我开蒙。他是教中学的语文老师,用的也是中学的那一套教我认字,不太会哄孩子,对我用的唯一的诱哄方式便是讲故事,写一页字,讲一个故事,他给我买过《365夜儿童故事》,还有《儿童睡前故事大全》。再就是背诵古诗词,他不管我能不能理解,都会把古诗词的意思给我描述成一幅幅场景,很像他教课的模式,所幸他选的诗词都是些通俗易懂的,所以我听了他的讲解,背的也很快。
直到现在,我坚信我对古诗词的那种深厚情愫,便是在开蒙时种下的。
我爸爸和我爷爷一样,是中学的语文教师,或许这在那个年代,子承父业是非常常见的事情,尤其是教师这种“吃皇粮”的知识分子,是一个光荣的岗位。
我猜我爸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可未必会想的这么高大上,那时候,工作应该代表着最基本的生活诉求——衣食住行,教师想要依靠工资保障衣食住行还是蛮辛苦的。
我小时候就在学校家属院长大,家属院算是学校免费租给老师们的一片栖身地,没办法,那时候没有老师依靠自己的工资能买起房子,也没有辅导班这个说法。家属院里有的是一个人在学校做老师,有的是夫妻双方都在学校做老师,日子虽然清贫,但是彼此都差不多,倒也融洽。要是换做现在,恐怕一大部分人会非常焦虑,而另一部分人,则会开始另谋出路。
老师之间的友谊还是很真挚的,那时候大家都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所以大一点的孩子自己满校园里跑,小一点的就被安排在办公室,大家伙一起关照着点。我爸很多次不得不带我去上班,但是他上课的时候我是不能去的,所以会被拜托给一些没有课的年轻女老师照看,最多的就是那位尹老师,我很长一段时间都很粘她,直到她结婚,嫁给一个又高又胖看上去有些凶的叔叔。
另外经常照顾我的,就是我们的邻居张老师夫妇,他们家里也有一对年纪相仿的儿女,孩子们在一起更能合得来。当时大部分孩子都是这么长大的,东家串串,西家走走,父母一个做老师还好,如果两个老师,难免会有无人照拂的情况。
我很小的时候,我爸对我既疼爱又严厉,在外人看来,我爸比较溺爱孩子,其实他和我妈对我的要求还是蛮严格的,比如到家之后先做作业,做完作业在吃饭,周末的作业必须在周六完成等等。我很感激他的是在我上三年级的时候,他花了一大笔钱给我买了16本名著书籍,除了成人读本的四大名著之外,还有《傲慢与偏见》、《巴黎圣母院》、《童年》、《复活》、《呐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
那时候那些书,相当于半个多月的生活费吧,我想大部分家庭还是很难有这个魄力的,也唯有教师知道这些书对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为了买书的事情,我妈没少跟我们埋怨,在她看来,那些书并不是未来考学需要用的,反而会影响我的学习精力,而且那么贵的书看一遍就过去了,不如去书店蹭看合算。为了证明这么贵的书自有用途,这十几本书,我选择其中能够看懂的一部分,翻来覆去地看,最后书都被翻得染了一层淡淡的晕黄色。
现在我能理解我妈为什么舍不得买书;但我也庆幸,幸好我爸是老师,他懂得在孩子成长中养成阅读习惯和接触经典名著的重要性。
在我上初中时,我遇到了一个对我来说非常重要的老师。修老师是我们班的语文老师,那一年他刚刚毕业进入学校教书,风华正茂。刚刚认识大家的时候,他念了很多诗句,问大家有没有人读过,而我因为将他念的大部分诗词都流畅的接了下句,被他青眼有加。从那之后,他会经常给我开小灶,批阅我平时作业之外的练笔文,把刚买的作文书借给我看,对我循循善诱,传递一些写作技巧,在我遇到问题的时候给我恰当的帮助。
一年年花开花谢,学生就像落花一样,每一年都会盛开,每一年都和往年不一样。我毕业了,因为种种缘故远离了当时的学校和认识的人,而他在那三年帮我打下的写作基础,却让我受益终生。
在我后来的求学生涯中,我还遇到很多老师。上高中时教语文的孙老师告诉我们,谁有想看的书可以问他借,我问他借《小王子》这本书,他并没有告诉我他没收藏,而是想办法帮我弄到了一本;教语文的马老师,在我高考前每周抽出一节自习课专门跟我讨论我的作文,分析记叙文写作技巧;教政治的梁老师对学生更是有求必应,不过我麻烦他的次数也比别人更多一些;还有教地理的张老师,学生中颇负盛名的段子手,他当班主任的最后一年,也对我们几个学生格外照顾......
我发现好老师们,无一例外地生活地挺辛苦,因为他们要操心和负责任的事情太多。现在教师的待遇渐渐转好,我也很欣慰地看着他们的日子越来越好。
可是说心里话,我还是不愿意做老师,除了我喜欢广告行业之外,还因为我知道,做老师很辛苦,要对很多人和事情负责,并没有外界想象的轻松;一旦站上讲台,拿起粉笔,要面对的就是育人之责和树人之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