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大学堂零基础学新媒体写作余老诗写作研习社韩大爷的工作台
鼓励你的孩子——所有父母都应该学习皮格马利翁效应

鼓励你的孩子——所有父母都应该学习皮格马利翁效应

作者: 阅城读书写作 | 来源:发表于2017-08-03 19:54 被阅读0次

皮格马利翁效应说的是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换句话说其实就是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有自我激励的作用,反之就变得更坏。

领读第一天就是这个皮格马利翁效应,很应景,有深意。其实我们每个人来到简书,希望自己的文章写得更好,你就每天多写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别人的鼓励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一种体现。

虽然管理学上把皮格马利翁效应多数用在上级对下属,老师对学生,但是其实我希望这个效应能更多的出现在家庭里,让每一对父母都学习皮格马利翁效应,会用正向激励去表扬孩子,鼓励孩子。

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孩子,知道父母的鼓励对孩子是多么重要。

在童年时期获得爱或者受到忽视,影响往往持续一生。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希望家长学习了皮格马利翁效应后能够对孩子有激励的暗示,鼓励孩子,不要总是从言语上中伤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的鼓励尤为重要,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她的父亲就不鼓励她,让她有深深的自卑和心虚,以至于她在散文《一生的战役》中写道“我一生的悲哀,并不是要赚得全世界,而是要请你欣赏我。”这个“你”,就是她的父亲。三毛获得了那么大的成功,但是在心灵深处仍然被父亲不欣赏她而困扰一生。

看到这句话,我的眼睛竟然也是一酸,仿佛被戳中了心窝。

我很能理解三毛写这句话时候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含着愤写下来的,是在家中不被重视,永远得不到鼓励和赞扬,父母永远是对你苛刻要求,获得了第二名也会问怎么得不了第一名,是把获得的成功捧到父母面前希望得到承认的小心翼翼,而你在父母面前永远是一个容易受伤的小孩。

我也曾希望自己能够得到父母的赞扬,但是他们对赞美是那么的吝啬,舍不得施舍我一点。从小到大,听到过的赞扬不超过十句。可是批评和讽刺倒是时常到来。他们认为,多表扬孩子,孩子就会骄傲的忘乎所以,只有批评才能使人进步。

小时候,兴致勃勃的抓了虫子,到父母面前炫耀自己,得到的是“快扔掉,脏死了!”之类的话,他们完全看不到我的成长。上学时候,考的好了,有很多考的不如我的同学都回去跟父母邀功,说自己进步了多少多少,自己有多努力,他们的父母准会表扬他们,慈爱地拍拍他们。看到这一幕我会流眼泪,觉得他们的父母真爱他们,而我却得不到这样的爱,因为我的父母不会赞扬我,只会分析下次还怎么才能考的更好。

同样的,考得不好,他们对我严厉的批评,我只能心中默念自己以前的成绩,把刺耳的话隔离在脑子外面。考的不好我也不愿意,我也知道,我也伤心呀!你们怎么就不顾我的心情呢?可是他们偏偏不考虑我的心情,做的好了不表扬,做的不好了只会往我的痛处上戳。

成年后失去赞美的能力,讽刺和批评下一代

这样的次数多了,只能自娱自乐,幻想我也有一对爱表扬人的父母,他们常对我说:你很棒!可是我知道这句话是虚的,是希望被爱而没有得到后的自我欺骗。

渐渐地,我学着保护自己的心,给心的外面包裹了一层硬壳,却失去了赞美的能力。

我感觉自己有很多性格缺陷,不会赞美人,只会挑毛病。我不懂受人赞扬是什么感觉,应该用什么态度去对待,自己久不听赞扬,连听到别人的赞扬都觉得不对头。常听到别的父母对孩子说:“哎呀,你真棒!”我觉得他们的笑脸是那么的虚伪,绝不是真心。

更可怕的是,我发现对待自己的孩子时也很吝啬赞美,总是讽刺和批评他们。

孩子做了好事有了成绩,我心里偷着乐,但是从不表扬一句,和没看见一样,脸上没反应。孩子做了错事,我净捡讽刺和伤人的话说,说出的话与我父母当年同出一辙。可是孩子和我当年的软弱和逃避的态度不同,多数时候是以更大的脾气来对抗,使我的批评完全没有效果,他不按我说的去做,下次反而更加变本加厉。

我感觉这世界出了毛病。不,其实是我自己出了毛病。

想让世界变的阳光和欢乐,就要先从改变自己开始!

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赞美。每个人只要能被热情期待和肯定,就能得到希望的效果。我希望孩子能变得积极向上,就得从赞美方面入手。

于是,我找来一些研究表扬和赞美的书籍,学习一些相关教育理论,知道了爱、称赞、感谢都应该说出来,让对方知道,如果你认为只放在心里就行了,那就大错特错了。想想自己听别人说“你的发型真美”或者“你的气色挺好”,心里也是美滋滋的,为什么自己光听不说呢?

因为我已经不会表达谢意好多年,最初连最基本的“你今天真漂亮”和“你做的真棒”都要学着说。渐渐地,我发现有一点好处,孩子不再总是和我作对,我批评他的时候他也能软化下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批评他变少了,可是他对我的批评比以前的对抗态度好了不少。

而且,在孩子做了错事的时候,忍住自己的脾气,看孩子办了错事的本心的初衷是什么,如果初衷是好的,就不批评他。在特别想批评他的时候,先憋气三十秒,然后就能把到了嘴边的尖利的话语收回肚子里,想一些温和的更能让孩子接受的话来说。

为了学习赞美的能力,我下决心每天都对孩子说一句赞美的话,找一个他身上的优点或者做的一件好事来表扬。目前还在实施中,希望能把它变成一种习惯。

当你有了天才的感觉,你就会成为天才;当你有了英雄的感觉,你就会成为英雄。

我当年被父母错误地对待,不能把这件错误再延续到孩子身上。如果当初父母能多赞美我一点,多利用一下皮格马利翁效应表扬和激励我,那么我今天就不至于在教育孩子方面走这样的弯路。这就是我为什么推崇所有的父母都学习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原因。

可见,父母的欣赏和激励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从现在开始学习激励和欣赏你的孩子吧!

相关文章

  • 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 文|咨询师芊芊 期待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潜意识 何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革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

  • 期待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 同义词罗森塔尔效应一般指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也有译...

  • 演讲主题:《案例: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老师的期许

    皮格马利翁效应:老师的期许影响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皮格马利翁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 关键词1:皮格马利翁效应 案例:皮...

  • 鼓励你的孩子——所有父母都应该学习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说的是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换句话说...

  • 【心晴说育儿】皮格马利翁效应

    Hello,你好! 这里是心晴的育儿说! 什么是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 Pyg...

  • 心理学小卡片.68

    【皮格马利翁效应】 Pyqmalion Effect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种期望效应,即对人们的期望值越高,他们的表...

  • 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也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这个名字来自一个希腊神话故事:雕刻家皮格马利翁爱上了自己创作的...

  • 相信然后看见

    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皮革马利翁效应和罗森塔尔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性格很孤僻...

  • 皮格马利翁效应

    一、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本质 皮格马利翁效应来源于一则古希腊神话,又称 “期望效应”。它的本质是期望,是暗示。指的是,...

  • 第3课 罗森塔尔效应

    如果你对一些人赋予强烈的期待,这份期待就能奏效。——皮格马利翁效应 罗森塔尔对皮格马利翁效应进行了验证,并做了补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鼓励你的孩子——所有父母都应该学习皮格马利翁效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rs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