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菇凉
第二次阅读余华的小说,这本黄昏里的男孩是一本小说集,收录了十二章与现实接近的小说。
这本书序言里说了余华写作的原因:他相信写作有益于身心健康,通过写作可以让自己的人生正在完整起来。
写作使我拥有了两个人生,现实的和虚构的,它们的关系就像是健康和疾病,当一个强大起来时,另一个必然会衰落下去。于是,当我现实的人生越来越平乏之时,我虚构的人生已经异常丰富了。
这些中短篇小说所记录下来的,就是我的另一条人生之路。与现实的人生之路不同的是,它有着还原的可能,而且准确无误。虽然岁月的流逝会使它纸张泛黄字迹不清,然而每一次的重新出版都让它焕然一新,重获鲜明的形象。这就是我为什么如此热爱写作的理由。
其实这本小说读起来是伤感的,太接近现实的故事与人性。黄昏本是一个温暖的词语,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可是黄昏下的小男孩却经历了另外不同的故事。
故事叙述了一个小男孩偷了一个水果,被摊主孙福抓住,并狠狠“教训”一顿后,拖着沉重的步伐,消失在黄昏里的故事。
看到前面,孙福去追偷水果的小男孩,并逼迫他把水果吐出来,直到逼着他把唾液也吐出来的时候。对这个名叫孙福的男人恨的咬牙切齿。
看到他把小男孩的手指给折断的时候,恨不得上去扒掉他的皮。真的摊主非但没有同情心,而且人性坏到极点。就为了一个苹果,把一个孩子的中指掰断。
并且把他绑到水果摊前,逢人就喊自己是小说。这种惩罚太过于严厉,已经严重伤害到了孩子的自尊。这种做法太过于变态和心理扭曲,不得不对男孩产生了深深的同情。
直到最后才发现,孙福痛恨小偷的原因,他曾经也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的儿子和一个漂亮的妻子。
不幸的是孩子溺水去世了,而妻子也很一个剃头的男人而去。剩下孙福一个人守着水果摊,望着墙上的黑白照片去寻找过去闪光的回忆,他觉得他的幸福是被人偷走了。
虽然这里有着同情些孙福,但是尽管如此。他也不应该把自己不幸发泄到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男孩身上。这种做法太极端和偏激。
同样和小男孩都是这个世界不幸的那个人,为什么不能惺惺相惜去善待别人呢,或许他的儿子活着流浪在外,也和小男孩一样吃不饱穿不暖睡不香。
也许孙福的惩罚只是宣泄自己所遭受的种种不幸带来的愤恨的情绪,惩罚的并不是那个偷他苹果的男孩,他想要惩罚的是偷走他原本拥有的美好生活的不公命运。
但是这样丝毫不减少我对他的厌恶。
孙福是一个生活的失败者,一个不能完全接受自己生活的不幸而扭曲了人性成为隐藏的野兽。
最后说小男孩像西而去,消失在黄昏里,还不如说是富贵已经慢慢堕入到黄昏之后无穷无尽的黑暗中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