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早早
马克·吐温说:“每个人都是月亮,总有一面,从来不让人看见。”
很多事情也是一样,总有一面,是我们忽略或是从未接触过的。
而纪录电影《地球之盐》,就是借着摄影师萨尔加多的镜头来窥看这个世界,来了解地球被遗忘的一面。由于此片太过真实和主题过于沉重,以至于观影后,竟被震撼的说不出话来。
这部纪录电影,获豆瓣评分9.2分。是由德国导演维姆·文德斯执导,而摄影师是在巴西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摄影名家塞巴斯蒂昂·萨尔加多。
本片也是深谙摄影的导演文德斯,因对摄影师萨尔加多的摄影美学,沉迷了长达25年之久,在25年之后,终于如愿和摄影师萨尔加多的长子共同执导,此片在2014年康城影展中获某种观点环节的评审团特别奖,在2015年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提名。
“Photo在希腊语中表示光线。Photographer这个词从字面上来看,就是用光线来进行绘画和书写的人,他们能用光影来描绘这个世界。”
本片时长110分钟,分为黑白和彩色两个部分。
黑白记录着生命的苦难,只有深深爱着生命的摄影师,才有勇气直视生命最苦难的部分,更像是给地球揭伤疤,把这些伤痛给你看,然后给伤口涂药,治愈伤口。他拍摄这些照片的时候,也曾被很多人善待,也曾被很多人苛责,然而,他不以为然,是因为他太爱这个世界,他想所有人都能过好自己的一生,如果他能做到,在一个又一个彷徨的黑夜里拯救灵魂,他愿意燃烧自己的热爱且不吝啬自己的善良。
黑白画面的优点是:让观者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内容上,而非色彩上,有些图片的情绪甚至感觉到喷薄而出,图片搭配特定的配乐,更增加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他的镜头是打开的心眼,在最细微处直视灵魂。
镜头1:萨尔加多用镜头拍下了巴西巨坑五万淘金者的集体面相,让人有机会目睹活生生的人力市场。

镜头2: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军队撤出科威特,独裁者萨达姆下令点燃了500座油田,来自世界各国的消防队员参与救火,最后这片土地已空无一人,并且彻底毁于战争,仿佛人们打开了地狱之门。

镜头3:涅涅茨人族群迁徙的画面。他们被称为“西伯利亚牛仔”。

没有绝望就不会有希望,如果说,黑白画面带来的是绝望是毁灭,那么,绿色画面带来的就是希望,就是重生。
巴西艾莫雷斯地区,是摄影师萨尔加多从小生活的地方,随着巴西发展市场经济,这里遭受了严重的森林砍伐,于是,萨尔加多用自己的积蓄和影响力,试图复原被毁坏的森林,惊奇的是,当树木种下后,物种竟奇迹般地复苏了。

地球之盐的“盐”指的就是人类。这是出自圣经里马太福音中的一句话:“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
用海象的视角拍出但丁的地狱,再来到地球重病的现在,重建一座森林。
萨尔加多说:“当我们过世时,我们种下的森林将恢复成我们出生的模样,循环得以圆满,这就是一生的故事。”
也许,这就是一封写给地球的情书。
网友评论